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CBI明查暗訪 助企業掌握真相規避風險


CBI在上海舉辦的董監高責任與風險研討會。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企業如能對交易對手、服務供應商,和分銷商等的背景、作風、營運狀況有準確無誤的掌握,有助他們作出正確的商業決定。然而,光怪陸離的虛假資訊充斥商業世界,出其不意的狀況往往令企業措手不及。匯華商業資訊(CBI)總裁陳嘉榮表示,在資訊氾濫的年代,客戶最害怕的不是對手有問題,而是不知道對手有甚麼問題,他們需要能反映真相的商業資訊,以便作出最好的準備,最正確的決定。

成立於1996年的CBI,主要業務是提供中國、香港及全球213個國家的商業資訊,當中包括企業盡職審查、企業信用調查、產權調查、企業認證、員工背調、員工學歷調查及實地認證等工作調查服務。

客戶分類方面,CBI近年最主要的客戶來自金融,當中很大部分是涉及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項目的盡職審查,客戶群主要是上市保薦人及其律師、會計師。另外,銀行、投行客戶亦會委託CBI調查對象公司的背景,以作為開戶申請、貸款審批和投資等的參考。陳嘉榮透露,客戶委託CBI調查的對象,以公司的註冊地計算約一半為內地企業,三成半為海外企業,一成半為香港企業,反映客戶最關注的是內地公司的背景。

他指出,香港客戶要了解內地公司,十分著重實地調查。「現今互聯聯發達,網上訊息氾濫,要獲取訊息輕而易舉,但如何判別真偽才是關鍵。最可靠莫過於實地到企業辦公的地方、生產基地,將景象呈現客戶眼前,更能具體的了解公司狀況。」

客戶著重實地調查

CBI的實地調查分明查與暗訪兩種。明查方面,調查人員會事先預約時間上訪受查公司,舉例說一家跨國企業要對供應商進行盡職審查,了解後者管理和經營,以及合規情況,包括反貪腐、信息保密、員工安全等,由於跨國企業需要滿足所在地規管,而對國外的供應商也有同樣的要求。陳嘉榮說:「我們除了拍攝實況,亦會與公司的管理層訪談,搜集如公司規章等資料,從而提交合規盡職審查報告予客戶。」

在正規的預約訪查,受查對象自然有備而來,一些造假情況超乎想像。陳嘉榮分享了一個印象深刻的例子:「某銀行委託我們調查其申請100萬元無抵押貸款的客戶,調查人員約好時間拜訪該客戶的辦公室。期間調查員要求客戶登入網上銀行,展示流水帳紀錄,過程中發覺客戶登入的網站運作並不流暢,最後揭發了原來所謂的銀行網站其實是一個預設軟件,換言之整個網上銀行戶口都是虛假的。」

至於暗訪,實地調查的發現或許更驚人。「我們的調查人員,會從公司所處的辦公樓或廠房、裝潢、人員和車輛出入的狀況,對公司的營運狀況作基本判斷。而在這個階段,有三成的實地調查會發現一些負面狀況,包括公司與地址不符、公司已搬走、地址實為秘書公司或商務中心、無人辦公等,不少客戶收到這樣的調查結果會十分驚訝,他們沒想過一直聯絡、合作的公司原來另有故事。」

偽冒造假層出不窮

為了向客戶提交最真實的調查報告,CBI會在有需要時結合明查與暗訪。陳嘉榮提到另一個案,調查員首先預約訪查了一家工廠,表面看是工人眾多、業務繁忙、運作流暢。「完成訪查後,我們仍有一絲疑惑,於是三天後再派員暗訪,發現工廠的招牌轉了,調查之下發現工廠、工人、機器都是真的,但卻是屬於另一家公司,原來是我們調查的對象向友人借用工廠一天,以應付調查。」

再高超的偽裝都敵不過特擊調查,但到底何時進行明查加特擊暗訪,就要靠調查人員的經驗。陳嘉榮表示,CBI比起同行在國內擁有更強的網絡。「我們在中國的發展已有十多年,在北京、上海、廣州和西安設有分公司,在全國46個城市擁有自己的偵查員,可以對調查對象(工廠、企業、商場等)不分早晚進行實地調查。全公司目前有250人,內地調查團隊就有120人。」

早前,CBI參與了一個IPO項目,有關企業在全國有超過2,000個分銷點。「上市保薦人委託我們在八星期內,完成對1,000分銷點的真偽、營運狀況等調查,以便在招股書上有具體的說明,時間非常緊迫,是空前的挑戰,憑藉集團過去搭建的網絡,以及調查人員團隊的組建,最終如期完成。」

發現問題對證下藥

得知調查對象存在的問題後,陳嘉榮指這並不代表客戶就會與對象停止交易和合作。「客戶最害怕的不是對方有問題,而是不知道對方有何問題。無論是IPO抑或一般商貿往來,客戶希望掌握對方單位的情況,從而設法防範、規避、調整和改善。例如一家公司上市前在一個非商業用途的工廈辦公達三年之久,知道問題後,根據法律意見進行改善措施,並在招股書上申報和披露,就可以把問題解決。又如商貿交易,知道對方財務有問題,不一定要終止交易,可以透過先收款後發貨,保障自己又可以做成生意。」

今年是CBI成立二十周年,陳嘉榮指集團過去的角色是資訊供應商,接下來希望發展成整體風險管理方案提供者,無論是對供應商、分銷商、IPO、合作夥伴的盡職審查,以至信貸審批上,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方案,解決在審批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為此,集團去年成立了business hub平台,讓業務發展部、調查人員和客戶更有效分享訊息和進行溝通。另外,集團亦研發雲端協作平台,與客戶及其夥伴進行資料儲存和分享。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