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BAT牽頭 中國AI趕上美國


高盛日前發表《中國人工智能崛起》報告。

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日前發表的《中國人工智能崛起》報告指出,中國人工智能(AI)科技正快速趕上美國。報告認為,由於人工智能被中國政府視為優先發展的重大創新領域,故易於得到龐大的資金資源以至政策支持。未來幾年,中國有望創造出一個由AI和機器學習驅動的智能經濟體。

雖然分析認為中國市場仍有半導體技術不足,以及高端產品少的問題,但在政策支持下,預期發展空間極大,當中中國科技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在AI發展領域中各有所長,如有專於汽車開發,亦有專於消費層面,隨著AI在生活中的應用愈來愈廣泛,有關研究或成為這些巨頭新收入引擎。

當中,中國市場的成長尤其強大,以現時較使用量較大的工業機械人為例,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資料顯示,二○一六年全球工業機械人銷量為二十九萬台,增速百分之十四,預計今年增速為百分之十三左右。而二○一六年中國市場工業機械人消費總量則達八萬九千台,比二○一五年增長了百分之二十六點六。其中國產機械人更共銷售二萬九千台,同比增長達百分之三十點九。

提升技術

不過,高盛報告亦提到,中國的人工智能運算能力方面,過去中國處理器晶片高度依賴外國供應商,這或較為輸蝕。然而,報告亦指隨著中國政府戰略發展半導體業,預期將日漸減少依賴。事實上,在上週六(九月二日),華為在IFA二○一七柏林消費電子展上,就發布了「人工智慧晶片」──麒麟970。該晶片支援語音、人臉、場景識別等多個人工智慧場景的處理,華為高級副總裁余承東稱,麒麟970是全球第一款手機AI晶片。這亦讓華為繼Google、蘋果之後,成為有能力開發AI晶片的製造者。

除了半導體問題,其實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還有產能高,但質素不高的問題,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傑指出,中國很多機械人企業主要發展中低端產品,高端方面不足,這也體現了機器人產業創新能力差的行業痛點。由於機器人產業整體呈現小、散、弱的特點,故在標準和檢測體系方面需要加強。

當然,這種散弱的情況並不會出現在才雄勢大的科網巨頭,因此,高盛報告就看好中國網絡三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認為是人工智能發展潮中的最大受惠者,高盛指原因是這幾家公司擁有龐大而獨特的資料集,並且擁有足夠的資源來利用該技術。

的而且確,三巨頭在人工智能發展上都有領先的個人之處,以百度為例,其自動駕駛Apollo平台,就震撼汽車市場,這個軟件平台,能夠助力傳統車企更為快速地搭建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瞬間降低了自動駕駛的入門門檻。在今年六月初,百度已經與德賽西威(Desay SV)、聯合汽車電子等幾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合作。至七月合作的車廠包括戴姆勒、福特兩家國際車企以及東風、長安等十三家中國車企。

競爭力強

至於阿里巴巴方面,與其他巨頭相比,阿里的人工智能實驗室更多地偏向消費級產品。如在二○一六年八月推出ET機械人,開始應用於旗下電商平台的日常客服中,近期亦研發出首款消費級人工智能產品天貓精靈X1智能音箱。此外,金融領域亦是阿里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布局方向,如AI視作為螞蟻金服的一個核心技術引擎,研發範圍從底層的機器感知(比如視覺)、到自然語言理解、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的預測,以至頂層的推理與決策等。

而騰訊則在二○一六年四月正式成立的騰訊AILAB,屬於騰訊技術工程事業群,主要圍繞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四個方向進行研究。目前團隊有五十餘位AI科學家及二百多位應用工程師,其技術已經應用於上百個騰訊產品內,包括微信、QQ、QQ 音樂、QQ 視頻等產品中。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