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政府落錯決定 港失廉航先機


莫迪出訪美國時,為波音帶來巨額訂單。

香港現時唯一一間廉價航空公司香港快運,於今個「十.一」及中秋節的長假期突然出事,取消多達十八班航班,令三千名乘客大失預算。香港快運的問題,除了管理不善,亦帶出香港在廉航市場早失先機,即使有大量生意,但也沒有能力接的大問題。

香港快運於九月二十九日才透過短訊及電郵向乘客發出航班臨時取消的通知,指於十月一至八日期間,取消十八班航班,涉及的航線包括來往香港至日本大阪、名古屋及南韓首爾的定期航班。取消航班的公布日子,距離起飛日僅有數天,處理手法令市場譁然,由於正值外遊旺季,旅客從其他航空公司找後補機位的機亦難上加難。

民航處收到通知後,已即時聯絡香港快運,以及召見航空公司管理層,並表明高度關注事件,要求香港快運交出詳細報告。香港快運高層在事件發生後,現身解釋說,要突然取消大量航班,是因為提供予新入職空中服務員及機師之「安全培訓課程在行政上出現問題」。公司行政總裁安浩恩(Andrew Cowen)指,在九月二十六日晚上發現候命機組人員不足,為顧及航空安全,才取消黃金周假期十八班較不受歡迎的航班,航班多數為通宵機。

事件正正曝露出香港快運經營上最致命的危機,就是缺人。廉航為了節省經營成本,所以不會聘太多人手,只靠調配人手來滿足需求。空勤人員總工會理事吳敏兒指出,其實香港快運長期人手不足,常有航班調動,形容每日均是靠運氣才湊夠人手起飛。

前身為港聯航空

香港快運前身為港聯航空,由賭王何鴻燊創辦,到二○○五年,港聯航空取得空運牌照局的空運牌照,同年五月開始有航班來往香港至廣州、杭州、重慶、南京和寧波的航線經營權。其後海航集團與港聯航空達成協議,購入港聯航空百分之四十五,而何鴻燊家族其後再將百分之十五的股權售予鼎洋投資主席蒙建強,奠定海航的領導性地位。經過此役之後,快運的形象亦大打折扣,令未來的發展添上一大陰霾。

近年廉航在全球落地開花,而亞洲更是廉航崛起得最快的地區。不過,香港在這次廉航大潮流中,未能搶到很大的優勢,因為香港至今僅得一間廉航,但旅客對廉航需求強大,為了不白白錯失生意,香港快運近年不斷增加航點以應付需求,增至現時二十多個航點,惟人手的增加速度卻未跟上,才爆出大問題。

東南亞需求龐大

廉航在過去數年於東南亞地區拿下極大市場,已成功佔去半璧江山,亞太航空研究中心(CAPA)的報告顯示,截至去年五月底,廉航於東南亞區內的滲透率已高達百分之五十六點二,相比○七年,滲透率只有百之三十二點一,不足十年增加二十四個百分點。至於由其他地區飛到東南亞地區的航線,廉航的滲透率亦已達百分之二十一點一,而○七年時僅得百分之四。一五年東南亞區內的載客量大升百分之十四,去年頭五個月的增長即使有所下降,但仍達百分之九。

波音公司(Boeing)亦指出,在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廉價航空需求帶動下,未來二十年小型飛機將成為全球航空訂單主流。 印度總理莫迪今年六月出訪美國,便為波音帶來大生意。印度廉航香料航空(SpiceJet)向波音訂購一百架飛機,總值達二百二十億美元,屬波音近期以來最大的客機訂單。

雖然市場急速爆發,但現時能賺大錢的廉航並不是太多,不少規模較細的仍在虧損。不過,只要做到市場的大哥,財源自然滾滾來。馬來西亞第二家國際航空公司亞洲航空(AirAsia)去年的核心盈利勁升兩倍至十七億二千萬令吉,大馬、泰國、印度及菲律賓等公司的營運均有極大改善。分析亦看好亞航今年的盈利表現。愈搞愈大的亞航,亦早已衝出亞洲,走向國際。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計,中國飛機旅客人次將由一五年的四億八千三百萬,增至三五年的十三億,中國將在二四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航空市場。現時中國的航空市場仍由三大國有航空公司,中國國航(00753)、東方航空(00670)和南方航空(01055)領軍,廉航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只有百分之七,但就意味,增長空間較任何一個新興市場都要大。

捷星未能獲牌照

即使東南亞及中國有極大的機會,但香港卻未能食到肥肉,全因政府未有幫助廉航的發展,令市場只剩香港快運一個獨力支撐,壓力大,亦流失大量商機予對手。何鴻燊的女兒何超瓊,早於一三年便斥資逾五億元入股捷星香港,希望大搞廉航,並挑戰國泰航空(00293)的霸主地位。何超瓊未入股之前,捷星香港一直未獲港府發牌,因為理據是沒有香港股東,並質疑香港非主要營業地方。

不過,何超瓊入股之後,捷星亦未如願獲發牌。拖拉三年後,空運牌照局最終拒絕向捷星香港發牌。空運牌照局指,是考慮過捷星香港,以及反對者國泰、港龍、香港航空和香港快運的陳述及證據後,認為捷星香港不符合《基本法》有關以香港為主要營業地的要求,拒絕捷星香港的牌照申請,令何超瓊的大計最後胎死腹中。時任特首梁振英,亦認為發展廉航對香港的經濟貢獻不大,表明不贊成發牌。有傳當年最用力施壓的,正是國泰。 當年港府一個錯誤的決定,拱手相讓了廉航市場,而本土傳統航空公司及唯一的廉航發生亦同樣受到擠壓,雙輸收場。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