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港或明年引入虛擬銀行 加快金融科技發展


香港金融市場龐大,適合發展虛擬銀行。

香港近期屢被批評在電子支付上走得慢,金管局繼向儲值支付工具發牌後,正謀引入虛擬銀行,讓香港落後的網絡金融業,有望跟內地及海外市場接軌。由於虛擬銀行業有營運成本低之利,加上本港金融市場蓬勃,故惹來多間非傳統金融機構與金管局接觸。而傳統銀行為迎戰這股網絡大熱,亦積極發展網上業務,以保地位。

香港金融創科近年一直處於下風,近期卻有急起直追,在九月尾先有長和(00001)跟螞蟻金服成立各佔一半股權的合營公司,合作營運「支付寶HK」,並擬借此拓展國際市場;之後再有金管局發布金融科技七招,包括引入快速支付系統、發展虛擬銀行、推出「銀行易」與監管沙盒升級版等力谷金融科技。而十月公布的施政報告中,政府提出未來五年內,將科研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由百分之零點七三倍增至百分之一點五,相當每年四百五十億元,其中預計金融科技(FinTech)有望成為最大亮點。

至日前,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接受訪問時透露,現時已有八間非傳統金融機構與當局接觸,表示有意設立虛擬銀行,當局明年初將就虛擬銀行的營運指引諮詢業界。阮國恒未有公布有關機構名稱,但指機構的背景多元化,包括純科技企業、營運貸款業務等。

近期市場亦有不少創科公司均指有意申請相關的牌照,當中獲「商品大王」羅傑斯入股並成為主要顧問之一的金融科技公司騰融金創,便計畫明年底前成立不設實體分行的金融科技銀行,還表明現時正向監管當局處理申請事宜。

多家公司表興趣

另外,剛完成新一輪融資的網上貸款平台WeLab,該公司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龍沛智亦指,除網貸外,正合作交叉銷售,並有意成立虛擬銀行。此外,網上錢包公司TNG早前亦指政府一旦發行虛擬銀行的牌照,該公司便會申請。因此,有關公司很大機會已在今次金管局的名單之中,在未來搶佔本港的金融市場。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指有八間非傳統金融機構表示有意設立虛擬銀行。

阮國恒指出,虛擬銀行申請牌照的准入基本要求與實體銀行一致,並已於銀行條例清楚說明;香港銀行設有三級發牌制度,有意設立虛擬銀行的公司須成功申請其中一類,即須屬於持牌認可機構。阮強調,金管局沒有為虛擬銀行另設牌照。而對於申請虛擬銀行多創科背景,阮引述據外地經驗,其實不少虛擬銀行均非由傳統銀行經營,並補充能否符合有足夠內部系統,如會計、風險管理、監控系統等發牌要求更為重要,又指與八間機構傾談過後,認為他們大部分熟悉銀行發牌要求。

另外,香港金管局早於二○○○年已曾發出虛擬銀行發牌指引,其必須符合六項規定,包括在香港設有實體辦事處;因應其計畫經營的業務設立適當的保安系統;制定適當政策及程序以處理風險;其業務計畫能夠在擴展市場佔有率及為資本賺取合理回報兩者間取得合理平衡等。然而,業界指相關指引早已不合時宜,相信需重新修訂發牌指引才能追貼市場發展。

九五年已經誕生

虛擬銀行在內地和海外均相當盛行,早在一九九五年,美國誕生首間虛擬銀行──美國第一安全網絡銀行。這種最大的特點是不設實體分行或自動柜員機,通過電腦終端為客戶辦理所需金融業務,單靠金融科技提供銀行服務,並代替部分傳統銀行功能,如銀行業務項目、網上銀行服務、訊息發布和商務服務幾個部分,通常針對個人或中小企。

對於虛擬銀行的營運者來說,這種營運模式最大的好處是節省成本,因為置設實體分行,需要投資租金及大量人手營運,是很花成本的。以總部位於匹茲堡的PNC銀行為例,據該行曾統計,同樣是存取支票,相較於到櫃枱辦理,顧客每用手機自拍存取支票一次,就能為PNC省下三點八八美元的成本。故自該行發展網絡銀行業務後,便把原本有的二千九間分行,縮減了二百間。

虛擬銀行強調客戶並不受地理位置及時間限制,只要能登錄虛擬銀行網站,便能使用服務。

而對於顧客來說,最大的好處則是方便,虛擬銀行可做到「三A銀行」,即任何時間(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任何方式(Anyhow)均能使用。客戶並不受地理位置及時間限制,只要能登錄虛擬銀行網站,並擁有帳號,便能使用服務。

因此,虛擬銀行在近年成為銀行業新趨勢,以日本的樂天銀行為例,自二○○二年開業至今,戶口數目超過五百萬個。至於英國,有Atom、Fidor等獲發牌照的虛擬銀行,而美國亦有「美國第一安全網絡銀行」(SFNB)。

港金融市場龐大

至於香港金融市場龐大,理論上,亦是一個適合虛擬銀行生存之地。截至二○一六年底,香港共有一百九十五家認可金融機構,總資產達二十萬六千五百億港元;總存款十一萬七千億港元,二十年間增長了四點五倍;另外,隨龐大的中國資金湧入,本港的金融市場交易異常蓬勃。根據市值計算,截至二○一七年三月,香港是亞洲第三大和全球第七大的證券市場。同時,香港是亞洲第二大以及全球第四大的外匯市場,故創科機構自然有分一杯羮的衝動。

隨著電子支付、無現金社會的發展日漸成熟,引入虛擬銀行是大勢所趨,而且不止創科公司有意加入,傳統銀行本身亦積極開發網上業務,保住客源之餘,亦求節省成本,以星展銀行為例,集團去年在印度成立虛擬銀行Digibank,至今年已有一百七十萬客戶,Digibank所需人手只相等於傳統銀行的百分之二十。客戶可網上開戶,只須提供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及利用當地政府向居民發出的Aadhaar Card資料,以指紋核實客戶身份。星展並且與當地覆蓋範圍廣闊的咖啡連鎖店合作,客戶可到咖啡店透過指紋認證。

同時,星展在港、星業務在兩年前亦朝向數碼化轉型,並已開始見到成效,今年上半年香港及新加坡的零售銀行客戶中,雖然傳統銀行客戶仍佔百分之六十四,但其百分之三十六使用數碼化服務的客戶,所帶來盈利的貢獻卻是高達百分之六十三。

花旗香港及澳門區行長盧韋柏亦指,其實傳統銀行已不斷朝網上方向發展,以花旗香港為例,目前有多達九成交易在分行以外進行。不過,由於目前仍有部份銀行產品或服務必須「面對面」處理,難以全面虛擬化。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