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Ambi Labs 李尚行 物聯網大躍進


物聯網近年成為熱話,尤其是應用於智能家居之上。

物聯網(IoT)的概念並非新鮮事,從家庭電器普及之初,人類便夢想能透過一個面版,可以控制居住環境中的各種細節。從牆上一個液晶控制器,到今天每個手中一部智能手機,蹣跚前行數十年,今天人類終於借由能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及無線小裝置,以智能方式調節家居。Ambi Labs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李尚行(Julian)從空氣調節著手,實行智能家居的一小步,物聯網的一大步。

近年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概念甚囂塵上,手機網絡程式與無線網絡的聯繫,成功實現了只要觸控屏幕,就能無遠弗屆地操作家居裝置,但原來物聯網的概念遠早於60至80年代已經萌生,如果論「智能家居」(Smart Home)的話,更是早在半個世紀之前,在二十世紀中期已經有相關概念。Ambi Labs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李尚行(Julian)表示:「其實物聯網的概念在很早年已存在,最早甚至可以追塑至60年代,當然那時候的設置非常簡單,可能只是一個電子面板,一些定時裝置,從中可以操作不同的家具,但那時候能發展這種技術的人材很少,而且技術費、成本費用也非常高昂,所以難以普及。」

智能家居的前世今生

人類對科技的追求總是希望更進一步,有了發電機以後,就希望電力能替代人力;有了電視以後,希望能有流動視訊裝置;有了遙控器以後,希望能坐在椅子及沙發裡,便能操作家中一切家具。自動化家居(Home Automation)的概念可追溯至50時代的美國科幻小說家Ray Bradbury筆下,所描述由電腦系統控制整個家居的想象,及至70年代,又有了第一套由蘇格蘭公司Pico Electronics所建立,真正技術上能實現的家具連接裝置「X-10」。

Julian解釋說,在他90年代末就讀大學的時候,便已經接觸名為「Mechatronics」(機械電子學,或機電一體化)的技術:「那時候我已開始研究這種電子儀器,以操作周遭環境的技術,例如可能是氣溫控制,又如各種Feedback System(反饋系統)。當然當時未有現在的Apps,互聯網也未完全普及,但原理是基本類似的,就是你以某種裝置收集了機械的數據,然後透過在操作版面控制這些器械,產生某種效果,這些概念通通皆由來已久。」

Julian在畢業以後工作多年,直到2010年前後,才洞察到物聯網突破的契機:「那時候到外地考察的價錢相宜了很多,而且各種技術發展起來亦更為簡單。過往『電子業』是非常小眾、而且一般人難以接觸的行業,不同的配件及零件售價亦非常高昂,對公眾而言,『智能家居』亦不算平易近人,就像以前錄影機也一定有定時功能,但會用的人其實不多,何況還有更多其他家具?要直到約莫是2010年前後,這類型的操控裝置才開始較為普及與常見。如09年的時候就有一種電子磅叫『Withings』,能夠在你量體重以後,將數據傳回你的手機當中,尤其是美國等外國地區,這種產品則更為普及。」

 

蘇格蘭Pico Electronics於70年代首創正式的智能家居控制器。

亞洲地區的科技空缺

Julian因此毅然於2012年創辦目前的初創團隊Ambi Labs,由當初只有3名創辦人,發展至今已時超過有20名成員,團隊主力研發人工智能空氣調節系統「Ambi Climate」,屬外型輕巧的遠端控制裝置,結合了無線網絡、雲端數據與人工智能,與家具內的冷氣及手機連結後,即可以透過同樣由Ambi Labs研發的應用程式,在任何時間控制空氣中的濕度與溫度。

Julian憶述說:「在2012年的時候,我們發現了這樣的契機:人群開始習慣以手機去控制不同裝置,亦覺得智能手機的功能不可或缺。相比以往,手機的操作界面亦更簡單,令愈多人能夠接受智能家具。那時我便與身邊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目前的Ambi Labs,我們發現了市面上大部分的產品,均是源自西方國家的生活需求及科技系統,就例如是操作大型中央冷氣的面版,對於亞洲地區而言,則仍未有太多的研發商,提供適合的控制系統。」

訪問期間,其時天氣正值是濕熱交加的梅雨天,辦工室中的冷氣更是必不可少,Julian即場示範使用Ambi Climate,在調節溫度之外,系統更能收集室內的溫度及濕度的數據,透過用戶的手機應用程式,便能夠簡單操控溫度,Julian望向會議室中的冷氣說:「冷氣其實是現今每個人家中都必備的,在研發之初,我們曾經在香港、日本及新加坡等地做過眾多訪問,了解用戶真正使用冷氣時所面對的問題。」

「然後,我們發現原來對很多用戶來說,既有的智能冷氣控制方法並非太實用,如用手機在街上開關冷氣,或是調節溫度等等,用戶均覺得無法解決『時熱時凍』的問題。例如很多人覺得睡覺的時候冷氣夠冷,可是睡醒一定會覺得太冷,又或是家中開了冷氣,但當外面下雨又變得太冷……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因此我們開始從冷氣控制上著手,研發出目前的Ambi Climate。」

 

自主研發的Ambi Climate已是第二代,結合無線網絡、人工智能及雲端技術。

建立人工智能的難度

相比其他產品,Ambi Climate較特別的一點在於手機的控制界面當中,會設有「熱」、「凍」及「舒服」各種選項,用戶只需要按照感覺選擇,人工智能數據便會調節冷氣的溫度。在Ambi Labs的會議室牆上,亦張貼了近百張手機界面的截圖,彷如密鋪牆紙般甚為壯觀,Julian指出:「這些都是我們應用程式不同分頁與界面的截圖,我們整個系統從零開始大概用了兩年時間左右,但其實這仍只是我們最基本的成品,仍然在持續開發當中。」

透過智能手機文化,物聯網的概念雖然在亞洲地區口耳相傳,但相關產品始終未見盛行,智能家具的相關裝置亦往往只是家電產品的附帶噱頭。Ambi Labs動用整個團隊,主力推廣智能空氣調產品,當中最大的困難又在何處?Julian表示:「作為Start-up團隊,很多事情均是同步進行的,換言之很多問題也同步發生。就像當技術出了問題,你就需要一個人去解決,然後你又要找另外一個人,去補充原來那個人的位置。另一個難處是,舊有的智能系統比較傾向單純操作,而建立人工智能則需要極大量的數據分析,所以我們最開始的時候,必須要花非常多的力氣去尋找第一批用戶。」

但對於研發過程及前景,Julian的想法仍然表現得甚為樂觀:「從我們有意發展空氣調節到落實,整個過程不算漫長,因為我們明白對一般的家庭而言,均會期望物聯網產品能夠彌補原先智能產品的不足,而冷氣是家家戶戶都需要的電器。有數據顯示,全球約有4.5億家庭有冷氣,又有大部份位於亞洲,他們均需要智能器具去改變他們的生活。」

物聯網的宏願

隨著雲端技術的高速發展,更多IoT產品變得更可行,不論價錢或普及化以後,亦更能夠深入日常生活的不同層面。有外國科學機構預計,及至2020年,全球的物聯網設備會多達200億個。近年力推雲端服務的亞馬遜,早前亦宣佈下半年將於臺灣建立首個物聯認證中心。

物聯網產品在亞洲地區的領土似乎逐漸擴張,問及對整個物聯網市場的未來,Julian回答:「就我們這個行業而言,我們希望Ambi Climate的面世,能夠改變整個行業控制冷氣的方式,因我們空氣調節的概念其實是推翻過去,以前只是控制溫度,而我們會收集空氣中各種各樣的元素,我們亦有意與冷氣機廠商合作,正在積極研究當中。如果就整個物聯網而言,希望亞洲地區對物聯網的教育會更為充足,說到底物聯網現在始終在外國比較盛行,對亞洲地區而言則比較陌生,客戶未熟悉眾多概念就不會選用產品。所以希望待未來亞洲人得知更多物聯網的資訊,便會更接受各種產品。」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