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廠商會長李秀恒 強化服務業主導


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將為中港融合帶來新局面。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李秀恒認為,回歸20年香港的經濟發展整體向好,尤其在金融方面更有長足進展。展望未來,他指香港要進一步發揮服務業的優勢,把握「一帶一路」和大灣區發展機遇,而隨著港珠澳大橋和高鐵相繼通車,人通財通,更會出現有新的局面。

雖然近年本港經濟增長只為2%-3%,但放眼全球,近年經濟持續波動,金融危機過後又有美國加息陰影,恐怖主義陰霾籠罩,充斥不明朗因素。中國可說是一枝獨秀,雖然近年增長放緩,但始終有6%-7%的增長。李秀恒指:「今天在歐洲任何一個大城市,都會發覺很多不確定性,如倫敦,脫歐談判如何?政治環境如何?恐怖襲擊不斷,再說法國、德國等大城市都不及香港樂觀。至於美國,IT科技進步的確帶動經濟發展,但特朗普的施政又是另一不確定性。」

香港人口七百多萬,經濟規模細小,能成為國際知名的金融中心、商務航運中心,在於開放城市的性質,打破細小經濟體的局限。李秀恒分析:「國際上很多商業運作都利用香港平台進行交易和操作,回歸前主要是美國、英國、日本資金,現在更多是內地資金。我們是多融的經濟體,不是小島經濟,愈多人來投資,就等於市場愈活躍。」

自由經濟獨特優勢

他認為香港有一系列獨特的優勢,包括低稅率,自由度大,進口關稅和批文便利,沒有外匯管制,貿易自由度高,沒有政府企業的競爭。再有就是法治制度、人的廉潔水平。「愈多人來對香港從事商業活動,愈有利繁榮,不管是中國、美國、英國、日本、伊斯蘭的資金。像內地企業來港設分公司以至總部,添置或租用寫字樓,招聘人員,對整體社會是好事,值得歡迎。」

對於近期內地企業積極在港投地,被指搶高地價,李秀恒認為,香港土地供應有限,假如內地企業來港搶高地價,就不是營商謀利自由經濟那麼簡單,會影響民生,政府要適度管制,如港人優先的住屋政策值得探討,但不應因此而變得排外自封。

作為開放型經濟,李秀恒認為香港企業不應將眼光局限在一千平方公里的本地市場,應放眼「一帶一路」和大灣區發展。「隨著鐵路接通內地高鐵網、港珠澳大橋通車,中港人流物流更方便,人通就財通,未來有更多發展機會。」

一帶一路港商吃香

2016年,服務業已佔中國經濟的51.2%,超過農業和工業。「隨著內地人民生活改善,需要的服務愈來愈多,投資、旅遊、健康、文化修養、教育。再加上「一帶一路」規劃,沿線地區佔全球人口63%,但所佔GDP僅不足三分一,未來增長空間很大,在在需要龐大的資金和各種服務支援。香港是服務業的龍頭,服務業佔經濟九成以上,金融、醫療、旅遊、貿易,服務是產業鏈中最高增值的部分。所以,我們正處於一個很有利的位置。」

「一帶一路」市場龐大,有那些行業比較吃重?李秀恒指出,不同市場發展上需要甚麼各有不同,但有一些要點值得注意。「有人就有機會存在,很多中亞國家以往都是實行計劃經濟、社會主義,見到中國近二十年的鵬飛,很羨慕和欽佩,爭相學習。當年中國改革開放由深圳經濟特區開始,而深圳的發展起初正是由香港帶動。而那些中亞國家很希望學習這套特區經濟模式,積極吸引港商前去發展,分享技術和經驗。所以,中亞國家普遍重視港商。」

在國家公布「一帶一路」規劃之後,廠商會是第一個組織訪問團到中亞地區考察的商會,前赴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及吉爾吉斯坦等國考察,了解中亞地區的經營環境,以及港商在當地的新機遇。李秀恒表示,中亞國家人口龐大,消費者對電子產品、家電、食品的需求不斷上升,加上地理位置鄰近歐洲並享有關稅優惠,香港企業可開發中亞新興市場之餘,亦可將產品拓展至歐洲,將有利本港出口業發展。

另外,該會亦配合港府政策,設立一帶一路獎學基金,希望吸引一帶一路的學生來港學習。「人通財通,要發展一帶一路市場自然需要本土人才,我們配合港府計劃,挑選優秀學生來港,希望將來學成後留在香港工作,為企業服務開發一帶一路市場。」

借科技提升服務優勢

近年政府銳意推動本港產業多元化,李秀恒卻認為,香港體系不大,就業人口不多,以服務業為主要發展定位較為理想。「香港服務業應佔主導,假如再發展農業是倒退,工業方面全球產能過剩,香港沒有優勢。至於高科技領域,競爭激烈,也不是香港的優勢所在。但香港有很好的服務平台,可以為農業、新技術融資,亦有化驗、認證、商標註冊服務。」

他續指,香港應加強自己的長處,在未來服務主導的經濟,可以走得更遠,將低稅率、廉潔政府、自由貿易的優勢發揮得更好。過份強調補短而忽略揚長,反未必好。他建議,服務業界可從數據化管理入手,採用大數據、電子支付系統,以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未來經濟將有很大轉變,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網絡技術,為以往的溝通文化、營商文化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