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林鄭開局滿朝氣 部署恰當中港好


林鄭履新特首第五日,便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推措施改善行政立法關係。

七月一日,林鄭月娥正式成為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首位女特首的時代到了,最終是喜是愁,還待日後觀察。按港大民意研究計畫,總結梁振英五年任期之民望,任內評分達五十分或以上的月份僅得五個月,何其醜怪,上任之初評分為五十二點五,也是任內最高,之後就如一隻被大行或連散戶皆唾棄的「劣質股」,評分不斷下滑,而在最後三年任期,更未高過四十五分的警戒線。而梁振英五年任期的民望,竟然從未高於前兩任特首。

 

相反,林鄭在六月底,還未正式履新所得民望評分為五十二點二分,經已接近梁振英的最高評分。觀乎林鄭正式上任後的表現,相信下一次民望結果,應可攀升,超越梁振英的最高點。筆者有此信心,絕非有「奶粉」因素作遂,只是平情而論林鄭上任後數天之表現。林鄭上任後翌日即連走北區、紅磡及中西區。林鄭的「親民騷」,未如梁振英每次落區,皆勞師動眾,大批警員護駕、封路,又或出現建制組織動員人馬撐場,要和泛民示威者對抗。林鄭「調研」期間,除未有封路,伺於兩旁只是副官及保護要人組,外加少量警員維持秩序而已,真正做到親民而非擾民。林鄭週二早上首次以特首大位主持行會,一改梁振英先回應記者提問後接請願信,改為先接請願信後才回應記者,相信是要突顯「為人民服務」。

 

林鄭競選特首期間,從個人到競選團隊,不時錯漏百出,公關災難頻生,基於曾俊華之公關策略極為漂亮,兩人之民望因此有雲泥之別。大半輩子當公務員,和真實的社會脫了節的林鄭,經過選舉洗禮之後,既汲取「堅離地」的教訓,也總算明白了解公關的威力及重要性,知錯而改,未如梁振英之口是心非,口講「香港營」一套,齊心做「梁營」才是真。人誰無過,能亡羊補牢,敢於從錯誤中學習或修正,絕非示弱,倒是展現勇於承擔,可做大事的成熟性格,這是林鄭性格勝過梁振英的地方。

 

而林鄭推行政策的能力,也非梁振英可比。新特首上任後第五天便到立法會,出席答問大會,主要向議員解釋如何運用五十億元教育開支大計,及主動提到四項措施,以改善過去幾年劍拔弩張的行政立法關係,包括:會多加行政長官答問大會、與議員建立恒常溝通機制、將一年一度的《施政報告》恢復在十月公布、要求官員多與議員互動,游說工作要親力親為。更值得關注者,主流泛民在整個答問大會中未有喊口號,他們亦在林鄭進場時站立起身,與梁振英過去進場時,受到不禮貌對待明顯不同。

 

預計聰明的林鄭在開局早期,主力做好民生及經濟的工作,借此作為縫合社會撕裂的強力膠水。回看梁治五年,香港社會出現前所未有之撕裂,表面是政治使然,背後卻和教育、房屋、青年、勞工或退休等等政策之失利,社會不同階層怨氣日積月累,最後演化成為佔中或港獨等政治亂事。所以,做好經濟民生的話,一方面可修補社會裂縫,其次可免生日後之政治風波。

 

以泛民立場而言,林鄭及其新班子推出不同的經濟民生大計,縱使不是十全十美,會有紕漏,頂多只會小鬧小吵,若依然以對付梁振英般,在立法會大打拉布的話,必會惹來市民反感。況且,林鄭也明言會向泛民或建制陣營積極溝通,緩和行政立法緊張關係。林鄭收拾好梁振英遺留下來的「社會撕裂」爛攤子,社會氣氛緩和,人人安居樂業,年輕人勞嘈漸消,她本人及其問責班子之民望大可節節攀高,水漲船高下,港人對北京的印象也會提升。到時,挾民望之高再來為廿三條立法或推出國民教育,必然是林鄭部署,免去梁振英政府一開局便強推備受爭議的國民教育之不智,撼頭埋牆,咎由自取,與人無尤。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