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對多個國家加征關稅,國際貿易談判可能延長,不確定性上升將拖累全球經濟增長。當前美國實施的關稅水平已達到近幾十年的高點,短期內可能抑制經濟增速並推高通脹。在這背景下,美聯儲面臨政策抉擇是優先抑制通脹,還是支持就業與經濟增長?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最終將偏向寬鬆政策,可能通過降息來緩解經濟壓力。
新關稅政策引發市場震蕩,股市普遍下跌,而美國國債作爲避險資産受到資金追捧。值得注意的是,股市反應呈現高度同步性,投資者對整體市場採取「無差別」拋售,導致許多基本面穩健的優質企業被錯殺。這種非理性波動爲價值投資者提供了難得的布局機會,能够以更低價格買入被低估的優質股票。
以近期互聯網醫療板塊回復走强為例,可留意平安健康(1833),其主要業務聚焦在線醫療服務、健康管理等醫療健康服務,近年亦大力探索居家養老服務,公司發展穩健,且近期的關稅問題對該公司業務沒有任何影響,具備長期關注價值。
另外,在當前環境下,投資級別的債券不僅提供穩定收益,還可能因未來利率下行而獲得資本增值,使其成爲可關注的資産類別。
美國經濟正顯現滯脹特徵,即增長放緩伴隨通脹壓力。但美聯儲可能更關注就業市場,若勞動力數據惡化,2025年的降息幅度可能超過三次,進一步壓低國債收益率。儘管關稅可能推升部分商品價格,但住房成本趨於穩定,能源價格可控,加之財政刺激有限,核心通脹有望回落,减輕美聯儲的政策壓力。
政治事件(如關稅調整或大選)往往難以預測,且市場反應可能出人意料。例如,今年初中國和歐洲股市在關稅壓力下反而表現强勁,超出市場預期。因此,投資决策應基於宏觀經濟趨勢和企業基本面,而非短期政治波動。面對關稅政策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投資者首要保持審慎,利用市場波動優化資産配置。故此,優質股票和債券的組合可在控制風險的同時捕捉潛在回報,以應對政策變化的不確定風險的增大。
艾明資本董事總經理、金融財務學碩士。曾任職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部門,現時為專業投資者,金融財務學碩士,內地文章每月近百萬閱讀量,感謝讀者支持。筆者現時出任商業顧問公司執行董事至今,專長引入及深化投資者關係及企業融資策劃方案。投資涉及風險,本文內容為供參考,亦不構成投資建議、邀約、購入、出售任何產品。
延伸閱讀:庾婉華:無懼「特關稅」震驚大市,港燈不改長期穩定價值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