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的美國總統選舉成為國際焦點,特朗普再次當選勢必影響全球政經格局。而其不按常理出牌的風格帶來很多不確定因素。在當今世界,地緣政治波譎雲詭、地區紛爭衝突持續不斷,經濟全球化出現逆流,貿易保護主義盛行,氣候變遷挑戰嚴峻,全球正面對巨大挑戰。
夏寶龍對香港工商界提出的六個需要
香港經歷社會運動和新冠疫情衝擊後,經濟逐漸回復,零售及服務業亦呈現復甦跡象。然而,隨著大灣區城市融合加速,越來越多的消費流向內地,削弱本地餐飲服務業。在缺乏歐美客源的情況下,奢侈品市場仍然低迷狀態,加上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也影響政府收入,使香港經濟發展裹足不前。上週,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深圳召開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談會,應邀出席的29位人士分別代表主要財團、地產、金融和商會。座談會目的是推動香港各主要經濟界別為未來積極參與及投資,令香港經濟動起來。
夏寶龍對香港工商界和企業家提出「六個需要」:要堅持以港為家、倚港興業,鞏固住、提升好香港傳統優勢;積極探索新產業新業態,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堅定支持特區政府落實長遠發展規劃,拓展發展新空間;堅守企業社會責任,為增進民生福祉多作貢獻;堅定愛國護港,面向海外講好香港故事,維護好香港國際形象;主動對接國家戰略,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貢獻國家的同時推動香港更好發展。
上週一(11日)的灼見名家周年論壇以「國際大變局香港新征程」為題,邀請了行政長官李家超擔任主禮嘉賓,並邀請了多位極具影響力的演講嘉賓,剖析最新的國際形勢及香港發展。筆者在論壇中的主題演講及對談討論中,深切感受到香港在面對國際及內地的多重挑戰下,政府的施政需進一步深化改革。李家超表示:「我們要主動識變、應變、求變,自我革新,推陳出新。我們會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推動低空經濟、革新人才引進機制等,促進經濟持續多元發展。香港的商界和企業家都是香港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更應該是貢獻者,而不是旁觀者、不只做評論員。」這正正是回應夏主任在座談會的觀點「摒棄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陋習,強調香港需積極行動,並為未來發展作出貢獻。
灼見名家周年論壇暨十周年慶典
中東地區經貿機遇潛力巨大
近年,國家大力推進與中東地區的雙邊關係。根據全球主權財富基金和公共養老基金數據平台Global SWF的數據顯示,2023年,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六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的國有企業和主權財富基金,總共向中國市場投資逾23億美元,同比增長23倍。在國家政策的帶動,香港亦不斷加強與中東地區的經貿關係。
筆者留意到討論環節「國際大變局」中,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榮休校長陳繁昌教授分享了其對中東經貿合作的見解。作為首位港人出任中東一所大學的校長,陳教授對沙特的政府和機構合作有深入體會。他認為,近年世界很大轉變,包括橋水基金創辦人Ray Dalio都認為中東充滿機遇。沙特政府積極推動與亞洲及中國交流,甚至指示牌也新增中文,並在教育部推動中文課程。沙特目前尚未成為金磚國家一員,但中國已是所有中東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電動車產業尤為顯著。
陳教授補充,沙特的地理位置極具戰略價值,NEOM計劃就像當年的深圳,為貿易和基建提供了大量經濟機遇,相信中國也看到這個機會。
另著名經濟學家陳坤耀教授是新興經濟體研究的前輩,他在1970年代曾以「亞洲四小龍」崛起的現象,去剖析全要素生產率(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的看法。他再三強調:「新質生產力不是講生產力(production)或生產量,或者一定要通過新產業、新發明科技才能實現」、「由第一天起中央就通過《人民日報》指出,新質生產力是全要素生產要素的大幅提升。這些生產要素包括人力、機器、投資,要達到1+1=4~5的效果,就謂之『新質生產力』。」事實上,香港資源有限,可用有限資源去提升管理軟技巧,通過最小成本獲取最大效益,這正是香港背靠中國,聯通世界下可以實現的獨特優勢。
陳繁昌教授認為,近年世界很大轉變,中東充滿機遇。沙特政府積極推動與亞洲及中國交流,甚至指示牌也新增中文,並在教育部推動中文課程。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延伸閱讀:廖錦興:因時制宜 造就商機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