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5年第二季,港股IPO迎來令人狂歡的打新標的 —— 映恩生物-B(9606)。上市首日(4月15日)大升116.7%,暫為今年首掛最大升幅新股,成交額達20.3億元。此股本身在全球ADC藥物研發領域已被高度關注多時,皆因手握豐富在研藥物管綫,並通過BD取得總值逾60億美元的對外授權合同或合作金額,更創2022年以來18A港股上市項目最高國際配售倍數紀錄。在美國「關稅戰」重創全球股市之際,仍取得逾12.5倍國際配售超購佳績,殊不簡單。
經歷首日大升後,映恩生物是否仍有看漲空間?還是僅止於此?
18A的新「門面」
2022年以來不少18A企業IPO集資均在2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2023和2024年雖見升,但除了2023年7月11日上市的科倫博泰(6990),其餘仍不超過8億元。正因如此,映恩生物的表現,幾乎完全刷新市場印象。首先,IPO集資折合逾12億元,高於科倫博泰的約11億元,為18A集資帶來一股春風。
其次,映恩生物吸引了大量知名基石投資者,包括國際頂級的長綫基金和大家耳熟能詳的國內頭部公募,包括富國香港、富國基金、易方達基金管理、易方達香港、匯添富基金、盤京基金、MY Asian、EMHCP及WWHCP、蘇州蘇創、BioNTech、LAV Star、Lake Bleu Prime及Lake Bleu Innovation,以及TruMed,多達15名,是對其商業模式和技術實力優勢的信心證明。
其三、投資者熱情還基於一個重要事實:映恩生物估值較IPO前最後一輪融資,估值增幅逾三倍,成為史上估值step-up最大18A。首掛倍升,說明市場高度看好後續業務發展和行情表現。
為何受追捧?
映恩生物致力於為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發ADC創新藥物,ADC藥物號稱腫瘤治療領域的一顆「魔法子彈」,能够精準殺傷癌細胞,減少對正常細胞的損害。目前,已建立由十餘款自主研發ADC候選藥物組成的管綫。其中,核心産品DB-1303(HER2 ADC)和DB-1311(B7-H3 ADC),在多個適應症中處於全球臨床領先地位。比如DB-1303正在全球開展臨床III期,已獲得美國FDA和中國CDE授予的突破性治療認定(BTD)。
對投資者而言,要知道映恩生物的管綫分佈合理度很高,而且有巨大的變現潜力。其中七款臨床階段ADC具備很廣濶的適應症潛力,已在17個國家230多個臨床試驗中心開展七項全球臨床試驗,已入組逾2,000名患者,50%患者來自海外。兩款新一代雙特異性ADC,預計今明兩年進入臨床;餘下數款臨床前ADC也在穩步推進研發。基於這個佈局,映恩生物的商業表現亮點突出。
在積極推進管綫培育的同時,先行打造出優勢十足的商業化架構。映恩生物的創新ADC資產已吸引全球領先的生物製藥公司,目前已經與BioNTech、百濟神州、Adcendo、GSK、Avenzo、三生製藥等國內外頂尖藥企達成BD協議,交易總價值超60億美元,其中截至2025年3月28日已收到約5億美元。創新藥領域的BD交易近兩年越發活躍,但也更加考驗企業的技術實力,映恩生物無疑成功獲得了全球合作夥伴的信賴,也提前鎖定了商業化的潜力。
2023和2024年,營收分別約17.87億和19.41億,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分別約8.16億和2.86億,已擁有一定的造血能力。本次IPO募資後,發展的籌碼將大為增加,也將進一步釋放吸引力。
期待後續表現
招股書顯示,全球ADC市場仍處旺盛增長中,預計2023到2028年間全球年複合增長率達31.8%。到2032年,賽道市場規模將突破1,151億美元。龐大市場,並上述各利好條件,今次上市募資將有望成為映恩生物實現進一步重大突破契機。映恩生物的飛輪,也將把它帶往更高位置,看見更遠風景,絕對有望與已累積可觀升幅的老舖黃金(6181)爭輝。
威環球資產管理金融首席分析師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協力廠商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延伸閱讀:聶振邦:對等關稅震跌恒指逾三千點 港股追渣沽多重部署參考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