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汽車(305)最新公布截至2024年6月底止之中期業績。收入同比減少22.5%至39.5億人民幣;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同比增長4.3%至158.6萬人民幣。儘管收入受到公司對改裝車輛重新定位策略以及汽車動力系統分部訂單延遲所影響,惟汽車零部件業績改善和毛利率改善,推動利潤表現依然錄得溫和增長。
上半年,核心汽車零部件分部收入同比上升6.1%至27.0億人民幣,歸因於優化產品和客戶結構。當然,公司繼續為上汽通用五菱之主要供應商,同時向其他客戶銷售零部件,獲得長城汽車、奇瑞汽車以及東風之訂單。從拓展客戶之銷售額高達10.4億人民幣,佔分部總收入為38.6%。此外,公司積極開發高附加值產品,開展高端和新能源車市場。基於高利潤產品銷售量提升和政府補貼增加,汽車零部件分部經營溢利同比上升44.3%至7,588.3萬人民幣。
承如前文提及,公司對改裝汽車重新定位策略,加上市場需求疲弱,對商用整車分部構成不利影響,產生之收入僅3.3億人民幣。然而,分部受惠原材料成本下滑和控制成本措施見成效,分部經營溢利飆升逾2倍至2,632.9萬人民幣。整體毛利率按年上升2.7個百分點至10.8%。
值得一提,五菱汽車旗下新能源汽車業務於2022年完成重組,將新能源車組裝業務併入聯營—五菱新能源,目前已推出多款新能源智能出行產品。雖然面對激烈競爭環境,但聯營在上半年銷售約7,900架新能源車,同比急升68.1%,拉動收入按年上升六成至5.8億人民幣。由於聯營在初期開發階段,暫時處於虧損狀態。
與此同時,五蔆汽車高度重視硏發創新,公司在香港成立創新中心,幷與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籤署了諒解備忘錄,加速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硏發進程,共同推動科硏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在今年三中全會上,中央提出八大戰略產業,當中新能源汽車為其中之一。現時國內新能源車行業百家爭鳴,為五菱汽車零部件分部帶來莫大契機,公司正加快研發新能源關鍵零部件,產品組合趨向豐富,有望爭取更多來自國內和海外廠商之訂單。至於聯營五菱新能源,其新能源車產品譜系趨向完善,其中長續航物流車推出後深受市場歡迎,預計公司會加快海外業務布局,加大出口至美、日、韓等國家。
綜合而言,面對國內經濟環境有待改善以及汽車市場起伏不定之背景下,淨利潤表現依然錄得正增長,屬難能可貴,有賴於公司改變各業務線之策略和貫徹落實成本控制。策略上,近期公司股價在0.33港元附近橫行,建議小注吸納,跌穿0.285港元止蝕。
撰文:何啟俊
俊賢資產管理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