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香港的跑步文化蓬勃發展,逐漸成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一度的渣打香港馬拉松更是全城焦點,不僅彰顯了香港作為國際盛事之都的魅力,更吸引了破紀錄的74,000名跑者參與,其中女性跑者達29,600人,比例顯著提升。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選手齊聚一堂,與本地跑者共同見證這座城市對跑步運動的熱忱。在這股運動熱潮中,一項結合運動與環保的新興活動—Plogging,正悄然在香港興起,尤其受到年輕世代的熱烈追捧。這項活動不僅能促進個人健康,更能推動社區參與,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3︰良好健康與福祉」和「11︰永續城市與社區」緊密呼應,讓跑步從單純的個人運動提升為兼具社會價值的實踐,為城市帶來更廣泛的正面影響。
Plogging:慢跑 + 執垃圾
Plogging源自瑞典,由慢跑(Jogging)與執垃圾(Picking up litter) 結合而成。參與者邊跑步邊清理沿途垃圾,這項活動不僅能鍛煉身體、促進社交,在節日主題的Plog活動中更增添趣味性,同時為環境帶來積極影響,近年已風靡全球。在香港,環保組織Green Hour Foundation積極推廣Plogging,已成功舉辦18場清潔活動,涵蓋中環碼頭、灣仔、美孚、大角咀等城市路線,路線長度3至6公里不等,適合不同水平的跑者參與。參與者年齡層廣泛,以20-35歲的年輕族群為主,透過簡單的跑步活動為改善城市環境貢獻心力。在香港這座高密度的國際都市中,Plogging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方式,讓市民在繁忙的生活中重新與城市環境連結。
參加者Mandy(28歲,OL)分享道:「Plogging不僅讓我能夠保持運動習慣,更讓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到心靈的喘息空間。我特別欣賞這種將運動與環保完美結合的方式,讓跑步變得更有意義,同時在中環海濱,看著維港的景色,我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如何參與 Plogging?
對於熱愛跑步的香港市民而言,Plogging絕對是一項值得嘗試的新型態運動。目前香港有多個定期舉辦的活動,涵蓋市區各主要地段,歡迎各界人士參與。參與者只需準備一雙舒適的跑鞋和一個可重複使用的環保垃圾袋,便能邊跑步邊為城市環境帶來正面影響。 此外,企業亦可將Plogging納入公司ESG(環境、社會及管治)活動之一,鼓勵員工參與,既能提升團隊凝聚力,又能實踐企業社會責任。過去已有不少知名企業參與Green Hour Foundation舉辦的清潔活動,例如清潔沙灘、郊野行山路線等,這些活動不僅開放公眾參與,每月至少舉辦兩次,更吸引企業團隊、學校團體及社區組織積極響應,推動更廣泛的環保行動,共同守護香港的自然環境。 下次當你穿上跑鞋時,不妨帶上一個環保袋,加入Plogging的行列。即使不跑步,你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理念,讓每一步都為這座城市帶來改變。讓我們一起,為香港的綠色未來貢獻心力。
撰文:
袁若愚 《綠金Afternoon Tea》
涉獵財金傳訊界逾十多年,修讀文化研究,中女一名,早於2015就涉足ESG,瑜珈、冥想、閱讀、貓咪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