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交通服務不僅是保障市民日常出行的基礎,更是城市形象與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運輸及物流局早前公布的網約車規管框架,意味著香港交通服務正踏入新階段。這項措施不只是業界的士司機關注的議題,更與每一位市民的出行安全、生活質素和數據私隱息息相關。交通政策並非純粹關乎營運規則,它更是保護乘客生命安全、維持道路秩序、展現香港專業服務文化的關鍵一環。
事緣,有不少市民指出,他們近期使用「高德地圖」call車時,都遇上講普通話及不熟路的司機,其合法身份成疑。同時,小紅書上亦有人發帖,為內地居民來港賺外快(包括送外賣或駕駛網約車)提供教學。若司機對路況陌生、安全意識不足,或者背景審查欠缺,極容易引發香港的道路意外,甚至潛藏「汽車炸彈」般的風險,而受威脅的並非僅是該網約車乘客,還包括道路上的行人、其他使用者(司機及其他車輛的乘客)的生命安全。
此外,全球的服務文化及獨有優勢角度來看,「公平競爭」和「行業可持續」是重要的核心。據運輸數據,全港每天約有88萬人次需要點對點交通服務,目前的士日均載客量約為69萬人次,顯示市場對新增運力的需求確實存在。網約車是全球的趨勢,業界人士必須向前看。網約車牌照作為合法營運的憑證,具有相當經濟價值,因此在發放過程中必須審慎考慮,例如採取公開招標模式,以防止牌照由少數財團壟斷,同時規定「車主=司機」,杜絕牌照炒賣或租賃,確保駕駛者對服務質素親自負責。這種制度不僅有助保持行業公平競爭,更能降低質素參差或規避法規的風險,進一步保障道路安全,守護香港「優質服務之都」的美譽。
市民必須關注的交通新常態
再者,網約車平台收取合理特許經營費,用於改善公共交通設施。同時規範定價機制,禁止掠奪性定價行爲。的士行業也需與時俱進,推動數字化轉型,讓新舊業態在公平環境中各展所長,最終惠及市民。
更重要,網約車平台掌握大量出行數據,本港與內地經濟及社會日益緊密融合,必須符合香港個人資料隱私條例。建議規定數據服務器必須設於香港境內,重要數據不得跨境傳輸,是對使用者隱私的保護。
世界向前,網約車規管並非僅為市場引入新競爭者,而是關乎香港人在安全、服務、公平和私隱多方面的整體保障。面對全球交通服務數碼化及多元化的潮流,香港既要引入創新以維持城市活力,網約車規管新政,對香港而言是一次融合創新與服務水平品質的提升,也是推動市民及道路使用者獲得長效及安全保障的契機。
曾任職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部門,現時為專業投資者,金融財務學碩士,定期撰寫內地文章並每月錄得近百萬閱讀量。筆者並出任商業顧問公司執行董事至今,專長引入及深化投資者關係及企業融資策劃方案。投資涉及風險,本文內容為供參考,亦不構成投資建議、邀約、購入、出售任何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