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名家觀點
外遊前身體準備好未?〡三招為身體準備好玩得更盡興!
名家觀點
2025.01.22
外遊前身體準備好未?〡三招為身體準備好玩得更盡興!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出發外遊前大家最緊張莫過於酒店、航班的狀態,不過身體狀態有好好留意嗎?出外旅遊腸胃不適、面部浮腫、失眠會令旅程大受影響。今次推薦三招讓大家可以玩得更盡興!

祛水美顏更上鏡

外遊打卡時肌膚狀態最為重要!經過長時間飛行、時差、作息不定時的影響,面部水腫的問題到埗後慢慢浮現。莫非每次都要靠修圖才可以修走腫腫的面、浮腫的眼睛及四肢?所以於出發前要好好照顧身體!

「肺主一身之表,主皮毛」肺除了是指負責呼吸外,與皮膚有著不可或分的關係。大家一般都難以想像肺與皮膚有如此的互相影響。強肺可提升排汗、排走毒素及祛水腫的效率。日常肌膚的護理中,強肺的飲食、養生原則不可少。同時大家會因長時間的車程而減少飲水,攝取不夠水份都是水腫的原因之一!體內津液不足推動流汗效率,毒素、濕氣被困而無法從毛孔排走。過份的「限水」反而令身體水腫的問題更為嚴重!

按摩穴位 : 列缺穴(兩個手虎口交叉,食指尖碰到的位置)

適合 : 每晚睡前輕柔按壓五至十分鐘

alt not available

2. 補氣吃得更盡興

旅遊時少不免進入大吃大喝模式,對脾胃功能較弱的人來說,一下子攝取大量太油、濃味、肉類的食物,會很快出現不同消化不良的反應:飽滯感強烈、胃痛、胃抽搐、噁心等。

脾胃負責讓身體適應不同環境及確保正常的消化速度,不止胃要保持良好的運作,對比較陌生的「脾」,也會與胃啟著互相運作的功效。所以「健脾」同時有著提升消化能力的意味。

黨參健脾補氣化濕湯

材料:淮山藥30g、黨參30g、肇實30g、陳皮1塊、蜜棗3粒 (可按喜好加入肉類) 步驟: 材料浸水10-15分鐘;大火煲20分鐘再轉小火煲40分鐘

名家觀點 編輯精選 2025.01.02 今個冬季拒絕再病!〡冬季保暖對策 alt not available 步入冬季,大家都會十分擔心受到各種不同的威脅:季節風寒、肺炎、流行感冒、變種病毒等。要知道為身體的保暖對策,好好維持身體保護力!今次與大家拆解各種坊間保暖的迷思,令你可以整個冬天都可以好好暖著過!

alt not available 飲烈酒保暖有效嗎? 烈酒的辛辣口感的確會帶來短暫時暖身感覺,但此暖身的感覺難以保持。要驅寒的話,應由提升體內的陽氣著手: 1.於冬日有日光期間出户外走走接觸陽光 2.每日攝取適量的白米飯 3.有規律地進行低至中強度的運動

睡前按摩百會穴5分鐘(用拇指在穴位上,慢慢向下按壓),百合穴位置:兩耳往上交會至頭頂處。 alt not available 冬日要對抗病菌最重要的原則為増強陽氣、扶正驅寒,可幫助體內的濕氣、毒素更易於驅除排出,可多使用溫補藥材:如陳皮、杞子、藿香、砂仁等,芳香味濃,能強健脾胃,溫中補氣,尤其適合經常胃脘不適人士飲用。

冬日紫蘇葉暖胃茶 材料:紫蘇葉3g、生薑2片、黃耆3g 做法:材料浸水10-15分鐘;洗淨後大火煲20分鐘再轉小火煲40分鐘

羊腩煲補身暖笠笠? 大家也常提著「進補」的概念,冬日進食羊腩煲可達到進補、防寒的功效,對體寒怕冷的人特為適合,不過同時也要注意患有感冒的人士不宜多吃。冬日進食的概念亦應有所轉變:潤燥、滋陰、補氣。不應止著眼於攝取羊肉進補取暖的概念,同時應注重調和,切忌過於進補而致食積腸胃。

alt not available 著襪入睡好好訓? 入冬少不免會發現腳部的血氣循環會較差,所以萌生著襪入睡的念頭。冬季促進體內的血氣循環亦是保暖重點之一,「氣血」的概念比較抽象及非用肉眼所觀察的。腳部冰冷是因為該部分的氣血相對少,而肝氣不足、寒氣積滯、中氣不足都是影響氣血運行的原因。冬日要提升睡眠質素可從養心安神著手。

養心安神湯 材料:茯神30g、龍眼肉15g、杞子15g、黃耆15g、陳皮1角、蜜棗3粒 做法:材料浸水10-15分鐘;洗淨後大火煲20分鐘再轉小火煲40分鐘(可按喜好配合肉類)

Ian Chan 陳亦柱中醫師

香港註冊中醫,「一如堂」及「一願」中醫診所主理人,浸會大學針灸系碩士,現於香港執業,主要治療婦科、皮膚科及以中藥調理身體、改善體質。

3. 穩定睡眠質素

舟車勞頓、時差雖感到疲倦,不過翌日起來時精神不振而影響心情就會十分掃興。有睡眠質素困擾的話,不妨盡早著手關注自己的作息狀況。

肝火旺盛之人士因身體的陰陽失衡而長處於繃緊狀態,所以有難以入眠的困擾。長期高壓、精神緊張會加劇肝鬱化火的反應,除外遊舒壓的機會外,日常也應規律地為自己減壓。冬日食用滋陰養血的食物亦為合適:例如荸薺(馬蹄)、玉竹、海參湯水或花旗參泡茶亦可。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