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學生大多只注重學業成績,而忽略參與運動。然而,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均衡發展至關重要,只有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才有卓越的表現。多項研究顯示,良好的運動習慣,除有助舒緩青少年在成長期遇到的壓力外,還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業表現,促進身心成長。其中,遠足運動更可以促進學生在探索大自然鍛鍊體魄,培養出堅毅意志,並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事實上,不少學校已積極鼓勵學生多做運動,並根據自己的能力制定適量的運動計劃,幫助他們建立恆常運動習慣,確保體魄與心智一同健康成長。同學們應多嘗試、多參與,從而選擇適合自己興趣的運動項目,勤加學習和鍛鍊,提升技術,享受運動的樂趣,和兼得運動帶來的益處。
上週六(2月1日),筆者參加一個極具意義的遠足活動 —— 「負笈書院途」(P2C Walkathon),一個由小學校園健行至中學校舍的前瞻性活動,由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和屬下中、小一條龍學校合辦,全屆六年級學生一同參與。「P2C Walkathon」的「P」代表小學(Primary),「2」象徵前往(To),「C」則代表書院(College),是標誌著同學為邁向人生新階段所付出的努力,也代表著同學把小學的經歷一併帶到書院,成為同學美好寶貴的回憶。當天,過百名參與活動的師生、家長、校友、毅行教室義工及嘉賓參與活動,由柴灣港大同學會小學出發,途經大風坳、大潭水塘等地,歷時約五小時,最終抵達了目的地:黃竹坑南風道的港大同學會書院,全程路程達十六公里。
現代教育強調德、智、體、群,亦鼓勵學生多做運動,鍛鍊身心,從而建立健康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今次已是第二屆「負笈書院途」,主辦單位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基金執行委員張華強博士表示:「小學和中學在地理上有距離,但我們用毅力和儀式把兩者連繫。希望將這個健行活動成為一種儀式和傳統,一代一代承傳下去。」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抱有「關心社會、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情懷,希望畢業生在為事業打拼的同時,可以利用專業知識為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作出貢獻。筆者當天相約多位工業界前輩及香港城市大學碩士課程學生同行,沿途不僅風景如畫,亦見證這些準中學生活力充沛地走進山徑,猶如踏上人生的另一旅途。在起步點的港大同學會小學看到在一眾小六學生滿懷期待地進行熱身操,當哨子聲響起,同學們由老師帶領著跑出以彩虹設計的起跑點。
在起步點的港大同學會小學看到在一眾小六學生滿懷期待地進行熱身操,當哨子聲響起,同學們由老師帶領着跑出以彩虹設計的起跑點。
筆者當天相約多位工業界前輩及香港城市大學碩士課程學生同行。
舉辦一個走出校門跨區遠足活動,從構思、實踐到成功,想必籌備工作小組是經過不少挑戰和困難,這種奮鬥和堅毅精神值得香港各界學習。而港大同學會小學及書院的校訓「明德惟志,格物惟勤」,由來也引起筆者興趣。根據資料顯示,這句校訓由香港大學中文系單周堯教授所創作。單周堯教授解說「意思是指我們必須立定志向,努力培養出崇高的品格,勤奮不懈地探求事物的原理。」
校訓「明德惟志,格物惟勤」由香港大學中文系單周堯教授所創作。單周堯教授解說「意思是指我們必須立定志向,努力培養出崇高的品格,勤奮不懈地探求事物的原理。」
中國傳統教育思想源遠流長,豐富深厚,重視道德教育和道德培養,提倡氣節與操守,強調人的道德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倡導不計成敗利鈍、不問安危榮辱,並鼓勵「以天下為己任」的寬廣胸懷。現代教育強調德、智、體、群,亦鼓勵學生多做運動,鍛鍊身心,從而建立健康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延伸閱讀:廖錦興:文化旅遊 必選湖南長沙銅官窑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