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習慣面對逆境,總能在低谷中找到生機,自強不息。過去的亞洲金融風暴至全球性的金融海嘯,香港人見盡風浪。而這種精神亦體現在香港的電影產業,由80、90年代盛極一時,到疫情後跌到谷底,被不少媒體形容為「香港電影已死」。然而,香港電影人並未絕望,反而堅持不懈,部分人甚至靠兼職去維持生計,亦不放棄電影夢。年輕的新進電影從業員更勇敢追尋電影夢,力求在業界闖出一片天。筆者每年出席香港電影及音樂的頒獎禮,見證不少年輕人對演藝事業的熱誠和期待,這份執著與熱愛,實在令人振奮。
談及香港電影業,去年幾部港產電影叫好又叫座,從屢創票房佳績可見香港觀眾對本地電影仍信心十足。由《九龍城寨之圍城》、《毒舌大狀》、《破。地獄》到《誤判》,這些電影接連打破票房紀錄,並在內地大受好評。筆者自《九龍城寨之圍城》起,都習慣定期入場看電影,享受電影院裡的音響和環境。筆者並非專業影評,不敢班門弄斧,但以入場觀眾角度說出感受,一部成功電影,就是做到「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結合。
以《破。地獄》為例,低成本高回報,獲得本地和國際認同,實在值得電影人學習。《破。地獄》由陳茂賢執導兼親自執筆,寫出令人感動的情節,而殯葬業的神秘感也是一絕,為本地電影開創嶄新領域。繼《神算》後,黃子華與許冠文首度在電影大銀幕上合作,亦為觀眾帶來驚喜。而該片在本地刷新票房紀錄,累積港澳票房超過1.5億元,創下香港票房歷史,內地票房更超過2億元。考慮到成本在4,000萬元能創下如此佳績,相信投資者英皇集團、演員以至製作團隊都是始料不及。
「《破。地獄》確實是一段充滿挑戰與幸運的旅程,是我對人生的一些體會和領悟,希望觀眾看完後,都可以得到釋懷,讓自己繼續修行。」身兼導演和編劇的陳茂賢有感而發。電影女主角衛詩雅率先榮獲第39屆華鼎獎「華語最佳影視女演員」,並於第61屆亞太影展奪下最佳女主角。相信這部電影在本年在香港以及國際電影界,將會繼續獲得認同和獎項。
衛詩雅憑《破。地獄》連奪第39屆華鼎獎「華語最佳影視女 演員」及第61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殊榮。
另一部不算賣座但用心製作的本地電影《爸爸》,因以真實案件改編而吸引筆者入場。《爸爸》是翁子光導演繼《踏血尋梅》後,再次以香港奇案題材的電影。雖然上演日子不長,票房並不突出。但該片並未一味強調血腥暴力,反而透過拼砌涉事家庭的生活碎片,用前後倒序手法帶出主要角色的處境和心態。《爸爸》引人入勝之處是演員的投入和演繹,特別是飾演爸爸的劉青雲。他的表演層次細緻而內歛,縱使痛失至愛妻女,仍無法怪罪患有思覺失調的兒子,還要獨自面對孤寂和悲傷,且不斷鼓勵弒母弒妹的兒子,流露父親關懷愛護兒子之情。若以此角度評估,劉青雲可問鼎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寶座。
劉青雲在《爸爸》表演層次細緻而內歛,縱使痛失至愛妻女仍無法怪罪患有思覺失調的兒子,還要獨自面對孤寂和悲傷,流露父親關懷愛護兒子之情。
值得一提,筆者在春節期間,偶然發現名為「走進香港 走進香港電影」展覽,那是《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展覽。雖然這部電影去年已落畫,但作為香港賣座電影之一,其影響力仍然深遠,更憑藉卓越的美學設計,呈現寨城情懷故事。由於九龍城寨是具有歷史背景的地方,展覽特意選址於毗鄰前九龍城寨的啟德商場(前身為舊啟德機場)免費展出,吸引市民參觀。是次展覽以開放式設計,讓參觀人士走進電影中的經典場景,沉浸式體驗城寨生活,包括鞋匠店、牙醫診所、跌打醫館、漫畫攤和裁縫店五大場景區。昔日的冰室、茶檔、後巷、水井、髮廊和士多重現眼前,有興趣實地觀看電影場景及重溫兒時集體回憶的朋友,不妨前往啟德的新商場一探究竟。
電影是產業,也是文化藝術,若要可持續發展,亦要仰賴官、產、學的結合。過去,文體旅局透過電影發展基金支援該行業發展,然而在千億財赤下,仍應堅持對本地文化藝術的支持。電影製作人可透過這兩年的小陽春,繼續努力拍出讓觀眾拍掌的好電影。各演藝相關學院和機構都可以為香港電影業培育出優秀人才,共同合力振興本港電影業。
昔日的冰室、茶檔、後巷、水井、髮廊和士多重現眼前,有興趣實地觀看電影場景及重溫兒時集體回憶的朋友,不妨前往啟德的新商場一探究竟。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延伸閱讀:廖錦興:負笈書院途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