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我都在台下,今年我終於可以站在台上攞獎啦!」、「能夠喺我偶像蘇玉華女士手中接過這獎項,我從來都無諗過,今日竟然夢想成真!」上週四(20日),第十二屆「微電影『創+作』支援計劃音樂篇(創+作)」頒獎典禮假座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在頒獎台上,每一位獲得獎座的人都分享了心底的感言和致謝。
筆者有幸獲邀出席典禮,見證音樂人、創作人和演藝新力軍,善用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轄下文創產業發展處(CCIDAHK)的贊助計劃,為自己的演藝和影視創作夢想而踏出一大步,這亦是一個重要里程碑。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先生、文創產業發展處文創產業助理專員曹黎淑霞女士、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方保僑先生、IFPI香港會主席張國林先生、陳果導演、演員蘇玉華女士等嘉賓都親臨現場,見證各個獎項的誕生。
自2013年起,香港互動市務商會連續舉辦了十一屆「微電影『創+作』支援計劃(音樂篇)」,今年已踏入第十二屆。該計劃匯聚本地優秀廣告及音樂創作人才,在支援計劃下共創作31部原創微電影。該支援計劃不僅提供製作資金資助,同時亦為所有參與的製作團隊提供全面的培訓和專業指導,旨在提升參與者在數碼廣告和音樂行業中的技能和知名度。
微電影是數碼廣告界一種嶄新的創意媒介,以豐富的故事內容包裝產品或服務,製作成短片在媒體上播放,廣受企業歡迎,並為相關專才提供發揮創意的平台,進一步推動數碼廣告業的發展。對於新晉的導演及歌手而言,微電影更可能成為他們在百花齊放的市場上突圍而出的途徑之一。
本屆「創+作」設有兩個資助組別:資助組別一(初創企業組)及資助組別二(專業組)。其中,入選資助組別一(初創企業組)的21間本地初創作告製作企業及其導演,本地歌手 / 組合 / 樂隊合作。多年來,「創+作」孕育了頗多香港「土炮」電影製作人,計劃設有多項大獎,包括「最佳微電影製作大獎」、「最佳微電影男主角」及「最佳微電影女主角」(各設有金、銀、銅獎)、「最佳微電影編劇獎」、「最佳微電影攝影獎」、「最佳微電影美術指導獎」,以及由公眾投票選出的「最受歡迎微電影獎」。
在頒獎典禮上,初創企業組「最佳微電影製作大獎」金獎,是由陳芷君執導、何佩主演的《刺⿃》奪得。 歌手mue、歌莉雅、泥鯭@RubberBand、黃妍分別於初創企業組及專業組,贏得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女主角金獎。而微電影《泥鯭的》整體表現出色,勇奪四項大獎,成為專業組大贏家,包括「最佳微電影製作大獎」金獎、「最佳微電影編劇獎」,以及專業組「最受歡迎微電影獎」。此外,《夜光》獲頒三個獎項,包括「最佳微電影製作大獎」銀獎,余宗遙的演出讓他摘下「最佳微電影男主角獎」銅獎,攝影指導吳宇峰獲得「最佳微電影攝影獎」。
總括而言,第十二屆微電影「創+作」支援計劃(音樂篇)頒獎典禮展示了香港微電影創作的豐碩成果,為香港音樂、數碼廣告及微電影製作等多個領域培養更多人才,同時鼓勵更多歌手參與幕前演出,積極推動香港創意產業朝著更豐富多元的方向發展。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延伸閱讀:廖錦興:提子公園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