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名家觀點
陳柏軒:「先苦後甜」貿易戰啟示?
名家觀點
2025.04.10
陳柏軒:「先苦後甜」貿易戰啟示?
alt not available
Editorial Team
追蹤
Bookmark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2日宣布,對全球多國徵收「對等關稅」,引發全球市場恐慌。上週一(7日)更是迎來「黑色星期一」,亞太股市全線暴跌,日本日經225 指數重挫,一度超跌8%,為2023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韓國KOSPI綜合指數低開後,盤中跌幅擴大至5.58%,觸發程式化賣單暫停機制;香港恒指收跌超13%,失守2萬點關口;恒生科技指數更是跌幅超過 17%。歐洲市場同步承壓,歐洲斯托克50指數開盤下跌6.2%,德國DAX指數下跌7.1%,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4.1%。美股開盤後延續拋售潮,道瓊斯指數盤中一度跌幅超900點,科技股集中的納斯達克指數重挫4.1%;標普500指數下跌3.5%。在哀鴻一片的全球市場表現下,不少投資者不禁要問:特朗普關稅意欲何為?

對等關稅的征稅邏輯與意圖

特朗普政府於4月2日簽署的「對等關稅」政策,我認為此次被徵收高關稅的,其核心邏輯是基於是否與美國貿易關係存在「競爭性」和「互補性」。根據白宮公布的關稅細則,美國對所有貿易夥伴設定10%的「最低基準關稅」,但與美貿易存在「競爭性」和「互補性」關係的國家,則面臨更高的關稅。

高度依賴美國市場,而美國本土幾未有生產,即屬於「互補性」貿易關係,如以製造業為主的出口國,此次會被徵收高稅率。從徵稅的邏輯來看,徵稅的幅度為雙邊貿易逆差佔該國對美出口總額的比例,並將該比例減半作為最終稅率。例如日本,2024年使美貿易逆差達到685億美元,佔兩國進口總額的46.2%,因此,日本被徵收24%的關稅。而高關稅的的核心意圖之一就是迫使製造業回流美國,如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越南產品,被迫面臨46%的關稅,極度施壓的目的就是迫使其產業鏈向美轉移。

與美國存在「競爭性」產業的國家,也會直面高關稅,原因是這些產業在美國本土也有生產的能力,涉及產業包括汽車、半導體、機械製造等領域,加徵關稅意在削弱進口商品的競爭力,刺激本土生產來替代進口商品。如歐洲的酒類和乳酪製品等與美國形成直接競爭,因而被威脅加徵高關稅。

此外,特朗普政府還提示其關稅政策含有「談判籌碼」的屬性,試圖通過高關稅來倒逼其他國家降低對美的貿易壁壘。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旨在重振美國製造業、透過高稅率來重塑貿易秩序,同時提高稅收收入和對美投資總額。能否形成「先苦後甜」的結果,有待進一步觀察。

恐慌性拋售潮下,「股神」逆勢向上

「對等關稅」政策一經公布,隨即引發股市劇烈震盪,美股三大股指期貨在政策宣布後暴跌超3%,科技股成拋售重災區;對沖基金對科技股的敞口,降至五年以來的低點。市場的恐慌源於兩大擔憂:滯脹風險和政策不確定性。

關稅推高進口成本,而供應鏈重構可能會導致通脹的上升和經濟增速下滑。高盛將美國未來12個月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上調至45%,並預測今年底核心CPI同比漲幅將升至3.5%;而各國可能推出的反制措施,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全球貿易戰的升級。

從最新的消息顯示,中國推出反制措施,對美關稅增至84%。而特朗普政府則在昨日週三(9日)宣布,暫停向所有國家實施剛生效的關稅90天,惟中國除外,並將對之加徵關稅至125%。近期美國關稅政策左右搖擺,具體的實施細則和影響,或會隨時變化。

全球市場崩跌下,巴菲特卻逆勢突圍,其淨資產年內增加115億美元,達至1,540億美元,躍升至《彭博》億萬富翁榜的第四位。巴菲特似有預見般,早於去年起便大幅減持蘋果等大型科技股。截至去年底,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現金儲備高達3,250億美元,主要配置於現金及短期美債等避險資產,成功抵禦了此次關稅所引致的市場劇幅波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巴菲特還加碼了對日投資,進一步增持日本五大綜合商社,包括三井物產、三菱商事、丸紅、住友商事,以及伊藤忠商事,顯示了巴菲特對日本市場的信心。日本會否成為巴菲特資產的下一波增長引擎,我們將拭目以待。

撰文:陳柏軒

慧橋國際行政總裁兼首席投資官


延伸閱讀:陳柏軒:如何在關稅不確定時對衝風險?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