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名家觀點
黎家聰:智能駕駛大爆發 留意巨頭風向標
名家觀點
2025.02.17
黎家聰:智能駕駛大爆發 留意巨頭風向標
alt not available
Editorial Team
追蹤
Bookmark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上星期文章為大家大包圍一堆DeepSeek概念股,果然成績十分好。恒指亦在上週升超過1,000點,這印證了上星期為大家提供的數據「首次升1,000點後,下週會繼續上升」是真確的。既然,DeepSeek概念仍然是炒作的話題中心,那麼今篇文章主題就繼續圍繞它拓展下去。

話說,上週五(14日),英偉達(又稱輝達,NVDA)第四季的持股曝光,發現英偉達持有文遠知行(WRD)173.86萬股。消息導致文遠知行股價暴漲,美股曾暴漲至140%。截至14日美股收盤,文遠知行漲83.46%,報收31.5美元,市值86億美元。

奇貨可居

文遠知行(WeRide)是中國的自動駕駛公司,總部設在廣州,專注開發無人駕駛技術,提供從L2到L4的自動駕駛產品和服務,是唯一同時擁有中國、美國、阿聯酋及新加坡四地自動駕駛牌照的公司,滿足了包括出行、物流和環衛行業在內的開放道路上絕大多數交通需求。據公司所稱,他們的商業營收居全球同類企業之首,名符其實的全球領先。

英偉達入股文遠知行,有兩大啟示:一、自動駕駛行業獲國際巨頭看好;二、中國的自動駕駛受到青睞。若配合比亞迪(1211)上週在智慧化戰略發布會上發布的「天神之眼」技術矩陣消息,顯然可見智駕(智能駕駛)將會是DeepSeek概念拓展下的一個大主題。

因此,應及早部署自動駕駛版塊。除了直接投資車企之外,內地車載激光雷達賽道也是需要重點留意的領域。內地車載激光雷達目前主要有四強,分別有在港上市的速騰聚創(2498)、在美上市的禾賽(HSAI)、以及未上市的華為和圖達通。截至2024年,以裝機量計算,速騰聚創的市佔率為33.5%,為四強之首。之後就是市佔率27.4%的華為,然後就是市佔率25.6%的禾賽。

關係密切

在客戶方面,速騰及禾賽的客戶都甚具質素。速騰聚創客戶包括比亞迪、極氪(ZK)和小鵬汽車(9868)等。禾賽的客戶則包括理想汽車(2015)、長安汽車(0625.SZ)、上汽集團等。大家可以按照看好的去選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比亞迪中高階智駕方案搭載的激光雷達主要由速騰聚創供應,佔比超過80%,涉及11款車型。因此,速騰聚創跟比亞迪的關聯可以說是相當大。

除了激光雷達,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領域當然也是重中之重。港股中,必須留意的是地平線機器人(9660),它的最新一代車載智能計算方案征程6系列,正正就在比亞迪的天神之眼中首發落地,此外,地平線更為比亞迪的L2級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提供芯片。可見地平線跟速騰聚創一樣,也是跟比亞迪關聯非常大的概念股。

然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方面除了地平線機器人外,還可留意一下英恒科技(1760),早前公司曾發表基於地平線征程® 6的前融合感知方案。另一方面,美股的中概則可留意文遠知行、小馬智行(PONY)、以及塗鴉智能(TUYA)等。值得一提的是,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及地平線機器人等這些智駕領域的明星企業創始人,都出身於「智駕人才孵化基地」—— 百度(9888)。可見,百度絕對是中國AI領域的重點公司,而且未來百度亦可能因這些人脈關係,而與這些公司加強合作,形成一個更強大的共同體系。

以大「遮」小

由是之故,中國的AI發展、智駕發展,可以利用像阿里巴巴(9988)、百度以及比亞迪這些超級巨頭作為風向標。只要這些大巨頭撐得住不大跌,就可為一眾較小的玩家「遮蔭」,提供有利的環境,讓市值較小的公司繼續上漲。

而巨頭們升完了嗎?像阿里巴巴的瘋狂漲勢,可能讓人擔心會有一個短期的調整,但是放大來看,阿里巴巴恐怕還有更大的上漲空間。根據摩根大通的分析師指出,阿里巴巴是他們看好的中國網路板塊首選股,而他們認為目前市場對阿里雲的估值仍明顯偏低。他們指出,阿里雲作為中國雲端市場的領導者,其估值應至少與美國上市的軟體即服務(SaaS)雲端服務商平均水準相當。以美國SaaS公司6.5倍的平均估值倍數計算,阿里雲的價值可達1,150億美元,這將使阿里巴巴整體估值提升至3,200億美元,股價還有14%的上漲空間。如果以微軟10.5倍的估值倍數計算,完全由阿里雲推動的估值上調最多可帶來39%的股價上升空間。

而且,另一巨頭騰訊(700)似乎又有一單重要的消息,就是微信將接入DeepSeek,而這一個可能是騰訊「AI agent」佈局的第一步。可見,即使是巨頭們,仍有一大片幻想空間去推高股價。

總括而言,在DeepSeek的刺激下,智能駕駛將會是未來的重要主題,而中國的AI巨頭或會有適度的橫行調整。但在大趨勢下,後市仍被看好,而只要巨頭不大跌,就可提供有利的氛圍,幫助市值較小的公司繼續上漲。建議關注智能駕駛領域的股份,並以巨頭作為風向標作部署。

撰文:黎家聰

在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學學士畢業,投資經驗達10年以上,善於財務報表基本分析、技術分析、財技分析等。此前創立聰明錢走勢投資教學,教育超過500名學生,亦曾任不同金融機構的要職,現為財經節目嘉賓常客,身兼專欄作家、亦曾為香港電台《經濟「識」堂節目》主持人。

免責聲明: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本評論並非及不應被視為邀約、招攬、邀請、建議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投資決策之依據,亦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閱覽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完全了解其風險以及有關法律、賦稅及會計觀點及所帶來的後果,並根據個人的情況決定投資是否切合個人的財政狀況及投資目標,以及能否承受有關風險,必要時應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本人或其有聯繫者並未持有本評論所評論的上市法團的任何財務權益。


延伸閱讀:黎家聰:恒指再次起動 DeepSeek或掀起港股大牛市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