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香港新盤平均去化周期達519天,較疫情前增加近一倍 。這不是市場的錯,而是買家決策邏輯已劇變。與其砸錢堆砌豪華感,不如用「精準痛點設計」,讓樣板房自己說服買家。
從「身份象徵」到「風險管控」
根據資料顯示現時買家的心態也有改變:
一、有72%的潛在買家將「抗通脹能力」列為選盤首要指標;
二、每三組的看樓客就有一組關注「易放租改造彈性」;
三、另外,看房客停留最久的區域從主人房 / 房臥轉向儲物間。
所以設計樣板房時需精準平衡「感性價值錨點」 與「資產回報推演系統」,即除了表面的包裝外,還要考慮實用和投資者的心態。
讓樣板房自動篩選高意向客
一、設計出雙重人格的空間,可隨時切換為「自住」與「收租」不同的視角。
舉個例:若主人房和睡房之間有「隱藏式隔間預埋件」的設計,可以向家庭客展示出溫馨親子房佈局之餘,更看到房間的靈活性。同時,在揭開天花板暗格後,可看到已預留分間好的水管位時,這個設計就是為投資客準備的。
二、讓安全感視覺化,把隱形成本變現 —— 對用家來說,裝修不單是外表更重要的是內涵。不妨把攻心的設計顯示出來,例如:
.防潮系統展示牆,剖開牆面展示納米塗層 + 濕度感應線路;
.預留保險櫃位置或把保險櫃藏在鏡櫃後方,同時顯示承重結構;
.有可選配的材質對比樣板,展示標配之建材與升級板的分別,讓用家可選擇升級。
三、留白心機學,讓投資客更靈活選擇及改造
.交樓單位內,於非承重牆位置貼「可拆卸牆體標示貼」(標貼附QR碼連結屋宇署《非結構牆拆除指引》),讓空間彈性展示皆搭配;
.合法分租一條龍,提供租金回報率;
.預留可擴容式智能家居系統及天花板預埋 「隱形吊軌系統」(燈 / 投影幕 / 投影機) ,而且根據數據顯示具備智能家居系統的單位租金溢價18%。
當然不同的樓盤 / 地區 / 用途(商業 / 住宅單位)以及目標客戶的痛點和設計,也不可一概而論。但從數據可看到,若有點中買家痛點的設計,平均停留在樣板房的時間會多出一倍,不妨在銷售的過程中捕捉準客戶的真實痛點,比坐在辦公室紙上談兵,來得更直接 。
延伸閱讀:芯泳空間:光線經濟學 —— 頂級餐廳的「五感溢價」設計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