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下週上任,他未來的經濟及政治佈局,令全球資產配置出現了重大變化,主因是他的政策為市場帶來比去年更多不確定因數。在這情況下,避險的黃金,預計會繼續上升,也料金價在今年會再創新高。
特朗普去年11月勝選前,投資者普遍預計,今年美元下跌,因聯儲局在大選前預計今年有四次減息。但特朗普最終大比數獲勝,其全球關稅政策將推升通脹,令聯儲局在去年12月議息時,不得不將今年預計減息次數降為兩次,減息次數大降,自然刺激美元上升,因此美元匯價自去年11月至今一直上升,導致非美貨幣受壓。但黄金卻仍然高企,雖然曾在去年11月初特朗普勝選後出現過200多美元回落,但很快便回升。即使上週五(10日)晚公布的(2024年)12月非農業新增職位大幅造好,又再降低了聯儲局在本月29日減息的預期,令美元進一步上升,非美貨幣大幅下跌,但金價只下跌10美元左右,上週五收在2,689美元,更以一個頗長的陽燭收市,反映金價在美元強勢下依然強勁。
今年金價依然看漲,預計再創新高,主因是五個不確定因素,料避險情緒繼續支持金價上升。
一、地緣政治仍然緊張,甚至會加劇:
以色列大致上已控制了加沙,大型戰爭爆發機會下降,看似平静,但敘利亞剛換了一個軍力甚弱的新政權,敘利亞擁有石油資源,而特朗普一向比拜登更支持以色列,因此不排除以色列會揮軍入侵脆弱的敘利亞。
而伊朗方面,雖然伊朗目前的執政黨較親美,但特朗普對伊朗的手段比拜登更強硬,也不排除特朗普上任後,會對伊朗作更多的軍事行動,令中東局勢更緊張。
俄烏戰爭方面,特朗普承諾在他上任後會馬上終結俄烏戰爭,所以在去年11月6日特朗普勝選後,金價曾顯著下跌。但隨後金價又回升,主因是市場冷靜了,因為即使俄烏戰爭結束,全球還有許多個戰爭火頭。至於特朗普能否結束俄烏戰爭,市場仍抱懷疑態度。要結束戰爭,特朗普需要完全終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援。一旦結束,一直得到龐大利益的軍工複合體(軍工廠 + 國會議員)將會完全失去利益。這個現實的問題,特朗普能否承受到這班利益持份者的壓力而改變初衷,市場對此仍感懷疑態度。但無論如何,即使特朗普最終真的斷絕軍事支援,料金價只有短暫的回吐,因為全球仍有多個地緣政治升温的火頭。
二、美股泡沫已久,或出現大調整:
上月(2024年12月)公布的美國第三季GDP增長有3.1%,經濟增長不過不失。但美股指數在去年不斷創新高,12月更創下新的歷史高點,美股在經濟並不強勁下仍屢創新高,反映美股升至泡沫水平。多個訊號顯示美股將出現大型調整,例如美美國債息倒掛了超過兩年,顯示經濟衰退隨時來臨,以及巴菲特指數顯示美股價值目前處於嚴重高估的水平。這些指標都一直令市場擔心美股泡沫隨時爆破,但過去一年美股一直出現了多個好消息,令投資者以摸石頭過河心態去繼續買美股,直至壞消息出現才平倉離場。最近的好消息是特朗普降低企業税至15%,刺激了美股再創新高。
壞消息何時出來暫未知道,不過最近的美國10年期債息升近5%,上週五(10日)收在4.762%,對財政狀況脆弱的地區銀行增添不少壓力,提升了倒閉潮再現的風險,所以要密切留意地區銀行股價變動。若然地區銀行爆煲潮出現,或可能引發美股大跌。過去每當美股大跌,都會引發日圓拆倉,令日圓大升。而黃金方面,每當美股大跌時,黃金在初階段下跌,因避險資金先湧入美元,之後聯儲局會宣布一系列寬鬆政策去救市,所以之後金價會大升。
三、關税問題:
美國向全球加徵關税,將推升全球通脹,黃金也是抗通脹資產之一。過去曾有黃金不能抵抗通脹的例子,但今時今日,雖然黃金沒有利息回報,但近年黃金價值提升了不少。
過去金價上升主要受到飾金需求上升,而近年需求主要來自多國央行增持及市場投資需求。雖然聯儲局自去年9月已減了一厘息,美元利率現為4.5厘,仍比無息的黃金高很多。但黃金去年表現是升值27%,而美元指數DXY去年全年只上升6%,這反映了市場對美元的信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信心下降相信是美國的外債近年迅速增加,市場擔心美國已進入了債務黑洞,導致避險資金大量流入黃金。
四、去美元化進程正加速:
金磚10國今年再加多九個夥伴國,金磚組織的經濟規模目前佔全球GDP總值41%以上,這個組織致力去美元化,對美元的影響力自然不能忽視。市場靜待金磚支付系統(Brics Pay)何時推出,很可能今年內會推出;一旦推出,美元需求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五、大國博奕進一步惡化:
特朗普聲稱要佔有屬於丹麥的格陵蘭島,並表示不排除使用軍事行動。據傳媒報導的描述,美國想佔有格陵蘭島內的豐富石油資源。但其實美國最想要的,是格陵蘭島連接的北冰洋內蘊藏的豐富稀土礦產。稀土對軍事、科技及潔淨能源等發展是相當重要的物料。美國從不缺乏石油,最缺乏的卻是稀土資源。而目前全球最大稀土生產國則是中國。近十年中俄兩國積極合作在北冰洋開採稀土資源。最觸動特朗普的神經的,是去年10月中俄海軍首次在北冰洋進行聯合軍演,這突顯了中俄想展示在北冰洋的軍事力量,爭取北冰洋話事權。所以,特朗普動了佔有格陵蘭島的念頭,目的都是想得到在北冰洋與中俄爭奪稀土資源及話事權。而加拿大北部也位處北冰洋,因此可以理解,為何美國要將加拿大拼入美國。
筆者認為,美國向丹麥採取軍事行動來奪取格陵蘭島機會不大,北約由美國領導,也相信北約的介入機會也不高,最多只是在輿論上打嘴砲,批評美國。丹麥是小國,難與美國抗衡,預計最終的結果,是丹麥同意讓美軍在格陵蘭島建立大型海軍設施。這意味著,美國與中俄兩國將在北冰洋將有更埋身的博奕及冲突,預計北冰洋將會是美國與中俄新的博奕領域,這時地緣政治升溫也是自然的事。
(本文撰於2025年1月13日零晨1時30分)
博威環球投資業務發展部主管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