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企業專訪
【封面故事】香港旅遊發展藍圖2.0 經濟增長驅動力
企業專訪
編輯精選
2025.02.05
【封面故事】香港旅遊發展藍圖2.0 經濟增長驅動力
alt not available
Editorial Team
追蹤
Bookmark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發布的《世界旅遊業晴雨表》指出,2024年前九個月,全球約有11億旅客出國旅行,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的98%。儘管面臨經濟、地緣政治和氣候挑戰,旅遊業依然展現了強大韌性,預計今年年底將實現全面復甦。

旅遊業是不少國家經濟增長的驅動力,香港也不例外。疫情前的2019年,旅遊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約3.6%,僱用約23萬人,佔整體就業人口約6%。疫情爆發期間,香港旅業大受打擊,2021年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跌至0.1%,就業人數亦縮減至只有約22,500 人。疫情過後,香港政府加強催谷旅遊業,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最近公布《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發表四大旅遊發展定位、59項行動鋼領及其他133項措施,為香港未來5年的旅遊業提出整體工作方向和策略,藉此推動香港旅遊業全方位發展。

撰文:李樹明、劉智恒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旅遊業經歷了停滯與低迷,但目前多數地區的遊客到訪量已經超越2019年水平。特別是2024年前九個月,各地國際旅遊收入表現尤為強勁,多數地區實現兩位數增長,且增長幅度遠高於通脹率。

旅遊業是香港的經濟支柱之一。除了旅遊業和酒店業本身外,旅遊業蓬勃發展也會帶動交通、餐飲及零售行業等增產增值。而會展、文化創意等關乎整體旅遊經濟產業鏈的相關產業,亦與旅遊業發揮相互帶動的作用,為香港經濟帶來直接和間接的收益。

旅業對拼經濟謀發展十分重要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去年5月會見文體旅局前局長楊潤雄時表示,在香港由治及興的新階段,發展好旅遊業對全力拼經濟、謀發展非常重要。他尤其指出,香港旅遊業發展要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多用新思路和新辦法解決面臨的問題,走高質量特色化之路,要樹立「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充分發掘香港豐富的旅遊資源,積極借鑒各地成功經驗,推動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大力開發旅遊新路線新產品,弘揚熱情好客之道,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將香港「最佳旅遊目的地」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夏寶龍強調,中央將繼續全力支持香港旅遊業發展。

為表示對香港旅遊業的全力支持和信心,中央在去年增加內地「個人遊」城市至59個。並且提高由港澳入境內地居民攜帶行李物品的免稅額度,由原來5,000元人民幣提高至12,000元人民幣。估算每年能為香港帶來額外約88億港元至176億港元購物消費額,經濟增加值約27億港元至54億港元。

去年底,國家決定在深圳市實施赴香港旅遊「一簽多行」政策。根據統計數據,合資格獲「一簽多行」簽注的深圳居民將增至過千萬,為香港各方面注入新活力。在多項惠港措施下,相信香港的旅遊、餐飲和零售等行業定會增添新動能,邁向新發展。

事實上,內地遊客已經成為本地旅遊業的主要客源。根據旅發局資料顯示,去年共有3,400萬人次的內地旅客訪港,按年增加27%,亦佔全年訪港旅客量約四分之三。這都是特區和中央政府共同努力下取得的重要成果。

除了中央的惠港旅遊措施外,香港自身亦不斷強化旅遊業。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3年的《施政報告》已經提出,制訂《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以優化各領域配合旅遊業發展,加速旅遊業復甦發展。近年,政府亦不斷推出吸引遊客的方案,既有「夜繽紛」、通過舉辦各類大型盛事活動帶動旅遊、酒店、餐飲、零售等行業的「盛事經濟」、並且提出「熊貓經濟」等。

在一系列措施推動下,訪港旅客人次穩步增長,估計2024年訪港旅客數字接近4,500萬人次,比起2023年的3,400萬人次,增加超過三成,說明中央的惠港旅遊政策和港府推出的措施漸見成效。而今年上半年本港將共舉辦93項盛事,涵蓋不同範疇,估計可以吸引約84萬旅客參與;為香港帶來約33億元的消費額,經濟增加價值約為18億元。

alt not available

旅業發展藍圖提出未來五年規劃

繼2017年旅遊事務署推出《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藍圖1.0》)後,政府這次公布《藍圖2.0》規劃香港旅遊業的長遠發展。《藍圖2.0》確立了三個重點,第一是香港是擁有背靠祖國優勢的國際旅遊城市,對於中央支持香港旅遊業的各項惠港措施,必須積極推動香港旅遊業全方位發展。第二,各行各業亦要抓緊市場脈搏和機遇,做到「識變、應變、求變」。香港的服務業、零售業、餐飲業等,提升服務質素。第三是香港是中外文化薈萃的城市,需要不斷強化這些傳統優勢,優化硬件設施。《藍圖2.0》又提出香港旅遊業的四大發展策略等。

其實旅遊業不僅對經濟帶來有形收益,對本港的國際形象、展示國際大都會魅力的無形利益同樣重要。過去一年就曾經發生過香港舉辦大形煙花匯演後,旅客未能順利搭乘交通工具返回內地的事件,對本港的旅遊聲譽造成負面影響。

不過,有議員希望政府勿「漁翁撒網」,要更重質及考慮經濟效益,否則便稱不上「盛事經濟」。有立法會議員指出,去年多個盛事,私營機構安排欠周詳,包括美斯失場、皇馬見面會貨不對辦、音樂節突然改期等,建議政府汲取經驗,在審批時要多把關,顧及主辦方舉辦經驗、資金、人力、危機管理機制等。不少旅遊業界人士均認同,部分盛事規模小、經濟效益有限,政府與其「漁翁撒網」,不如集中精力舉辦一些真正具吸引力的大型活動,吸引旅客來港,刺激消費。

推動旅遊業需正視問題

客觀地看,香港的旅遊業發展仍有一系列問題需要改善。儘管政府希望旅客能夠在香港留宿消費,然而酒店房間價格偏高,令不少鄰近香港的內地地區旅客寧願晚上過境回深圳,也不選擇留港過夜。加上今年開始恢復徵收3%酒店房租稅,無疑增加酒店業者的負擔。

另一方面,香港的交通和餐飲消費與內地比較缺乏性價比優勢。觀乎近期幾個長假期,港人北上消費較內地人南下香港的數字要高,抵銷了內地旅客為香港帶來的經濟收益,這都是政府必需正視的問題。

至於說景點單一,需要開發新的旅遊景點、服務態度質素、語言溝通能力有待提升等等,《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都有提及,亦提出了辦法,但並非朝夕可以馬上改變,需要時間改善。正如羅淑佩所說,香港現時面對新的出行及消費習慣,業界需要識變、應變、求變,把握新機遇;希望人人皆是旅遊大使,發揮好客之道,為本地旅遊業注入正能量。

alt not available


開展熊貓賽馬海島旅遊

冀5年後旅業增加值達1,200億

alt not available

特區政府日前公布《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提出四大定位、四大發展策略,以及133 項措施,期望2029 年旅遊業的增加價值達1,200 億元,相關就業人數增四成至大約21萬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表示,《藍圖2.0》重點包括要把握機遇,用好中央惠港措施,她認為本港有6 隻大熊貓,有潛質培育成「明星」吸引旅客,香港有旅遊資源,要思考除了由政府引導和幫助外,業界和營辦商如何推陳出新。

《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出爐,提出4大發展策略,循16個方向實踐59項行動綱領、共133項措施,包括推動4大「+旅遊」方向等。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施政報告點名要求文體旅局,於今年內公布《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藍圖目標落實「無處不旅遊」,以旅遊推動經濟發展,並鞏固香港作為世界級首選旅遊目的地的地位;期望5年後即2029年,旅遊業增加價值達1,200億元,較去年753億元增近6成;就業人數增至約21萬人,較去年14.56萬增約4成。

羅淑佩表示,經歷社會事件和疫情後,社會體會到旅客對本地經濟民生十分重要,現時旅客重臨應該珍惜,香港亦要重拾好客之道,打造好客之都。她表示,香港是擁有背靠祖國優勢的國際旅遊城市,必須善用中央的惠港政策全方位發展。「現在真的是機遇處處,很多都是中央惠港措施帶來的,例如新贈港的一對大熊貓,以至早前出世的龍鳳胎熊貓BB。另外『一簽多行』恢復及擴大後,香港於去年12月的旅客有明顯增長,較11月平均增長20%至30%,如何令這些旅客對香港念念不忘,一來再來,從即日來回到住一兩日,這些都要我們發揮創意、營造商機。」

羅淑佩強調,人人都可以為香港旅遊業出一分力,「人人都是旅遊大使」,除政府政策主導,各行各業亦要抓緊市場脈搏和機遇,做到「識變、應變、求變」,以優質的款待和服務,吸引旅客一再訪港。她認為香港旅遊優勢明顯,有世界級景點、美食、城市管理和運輸系統等,香港應不斷強化優勢,優化硬件設施,同時發掘新興旅遊資源,透過盛事和節慶活動等從軟實力上為城市注入動力和新鮮感。

發展特色旅遊產品 推賽馬遊吸高端客

《藍圖2.0》提出四大發展策略,首項策略是「中外薈萃繫全球」, 發展具香港及國際特色的旅遊產品及項目。特區政府將重點推動文化、體育、生態及盛事四個具備世界級頂尖資源、但尚未全面向全球旅客展示的領域與旅遊的深度結合,打造特色鮮明、吸引力強的旅遊產品與項目。

在盛事旅遊方面,羅淑佩以賽馬為例,形容香港賽馬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去年12月初舉行的國際賽上,有5個國家、27匹頂級馬匹來港參加四場一級賽事,亦有多位國際級騎師參賽,吸引的旅客不少都是馬主及其親友,或是海內外對賽馬有興趣的人士,為本地帶來高增值旅客。政府會聯同香港賽馬會進一步推廣。

至於海島旅遊,羅淑佩強調,現時部分海島旅遊項目已很受歡迎,例如長洲的太平清醮。她說,了解到發展局正研究南丫石礦場的發展方向。她說,現時西貢有很多小島,玩水上活動的人士或許到過,當局會探討假如發展海島旅遊,是否可以利用這些小島連同水上活動、釣魚等產品。

《藍圖2.0》提到,今年會為啟德郵輪碼頭營運商重新招標。羅淑佩指出,在營運郵輪碼頭時,營辦商需兩至三年時間進行規劃和準備,假如等到現行合約於2028年屆滿才招標便會太遲。她期望提早招標,做到無縫交接,若現行營辦商再入標,會審視過去表現,以及未來能否用好郵輪碼頭資源。

在「四方旅客齊聚港」策略方面,局方重點開拓多元化客源市場,包括由龐大穆斯林人口構成的中東和東盟旅客市場,當局正積極推動各界提升穆斯林友善的旅遊配套。

(完整內容可參閱《CAPITAL 資本雜誌》兩月號,新書現已上架,歡迎購買,或可訂閱電子揭頁版。)


延伸閱讀:【封面故事】商界領袖為2025年經濟投資把脈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