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國政府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具有回顧前五年經濟表現和展望後五年經濟部署的特別意義。今年美國新任總統上任,開打全球貿易關稅戰。縱然中央政府調研,編寫,諮詢及公佈工作報告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細則未曾發表,但是明顯地中央政府推出經濟提振措施中,已經考慮到全球關稅大增的災難性影響。
2O25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應用起碼三組房地產關鍵詞,針對新思維,新政策,新產品作出明確表述。總括來說,目的是加力部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速整體市場包含商品住宅及商品商辦市場走完價格調整期,達到全面性復常形勢。
第一組是止跌回穩
止跌回穩仍是未來政策方向,報告原文是「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老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房需求潛力」。
過去幾年,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續推行措施,著力房地產市場價格止跌回穩及交投暢旺。但是自從2023年第三季至2024年第二季,主要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二波下行運行,加劇購房者和投資界的觀望取態,影響市場成交量。有見及此,中央及地方政府推行連串的寬鬆措施,包括降首付,降利息(含首房,二房和附加房),全面/大量撤銷限購內容及人才房等等。經過近兩季政策加持,市場效果開始浮現,一二線城市交投量上升,價格回穩。不過,政策效果是短命,2025年開年後,全國主要城市的一二手房市場壓力再次顯現,不少城市成交量不及去年同期。眼看如此,中央政府回應上述市場擔憂,特此明確表態市場「止跌回穩」始終是房地產政策大方向。
自然衍生第二組關鍵詞
如何達到「止跌回穩」,政策層面具備甚麼?第二組關鍵詞當然是「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報告原文是「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給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權」。
開發豐利產生大量存量
經過超過四十年的持續經濟增長,中國房地產市場已步入存量市場,市民需求同樣地由基本住宿步入優化性,改善性需求,商品房由取量轉向重質局面。幾年前房地產價格未有大幅調整前,開發商依賴貴重商品房價格及受控開發成本,獲取豐厚回報率,引誘她們盲目搶土地,擴建新房,形成大量新房同期上市。當市場價格調整深化後,眾多城市尤其二線下遺留大量新建及半完成房,加快房企運營困局及促使地方政府未能成功賣地。
這項新政策本意是通過政府主導的存量資產收購,形造「去庫存一穩投資一防風險」的政策效果。新政策是多功能化的:緩解房企負債壓力,增加保障性存貨,重整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表及盤活投放了社會和經濟資源。
通過發行A股量收集資本備用
四月初,郵儲銀行等四大國內銀行發布公告表示,將透過向特定對像發行A股股票預案,合計融資5,200億元,用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明顯地,這筆新增融資額度未來部份用於上述存量土地及房產盤活用途中,以緩解房企財務困境及重塑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
第三組關鍵詞是好房子
報告原文是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全標準規範,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好房子」概念大幅豐富房地產下遊行業,加添新型材料,環境保護,人工智慧,智慧城建等等,舖排中國下個五年經濟計劃走向高新科技,人工智慧,電能汽車,智化家居,環境保護行業發展,極具多元性催化功能。
筆者完成文章時,美國政府宣佈四月初分期執行對等式關稅措施,全球出口活動陷入委縮局面。中央政府早知關稅政策的巨大殺傷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前部署全面經濟振興和持續發展路徑,有助減低大增關稅震撼,實是利國利民的超前思維。作為中港地產界中人,筆者希望上面房地產新政盡快落地,收到持久「止跌回穩」的良好遠景。
撰文:張宏業
中國房地產評估師,英國特許測量師,香港測量師,澳門房地產評估協會會員,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產業協會副會長,香港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