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5年第一季工商舖市場迎來復甦,美聯工商舖數據顯示,首季註冊宗數按年飆升56.4%至1,065宗,創三年新高;註冊金額達124.14億港元,按年增長17.5%。這波反彈恰逢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恒指在「黑色星期一」單日暴跌3,021點,創歷史最大跌幅。在中美關稅戰升級與政策支持雙重作用下,工商舖市場正成為資金的避險新陣地。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股災後,香港金管局迅速行動。副總裁阮國恒表示,當局已與銀行及商會緊急會商,銀行業界承諾繼續落實支持中小企措施,包括延續「還息不還本」計劃的包容原則,協助企業維持流動性。這項政策支持恰逢其時,為受貿易戰衝擊的工商舖租戶提供喘息空間,間接穩定了物業市場的基本面。
在股市暴跌陰影下(恒指在「黑色星期一」單日跌幅達13%),工商舖的防禦特性顯著突顯,其中工廈的回報率高,達到4.5%,超越部份定期存款的利率,吸引資金轉移配置。工廈市場成為反彈主力,首季成交按年增67%至588宗,佔總量55%。海傲、寶源亞洲中心等一手項目貢獻158宗成交,反映發展商通過降價30至50%的「以價換量」策略成功去庫存。商廈市場同樣活躍,德華中心等新盤推動註冊量按年升67.6%。這種價格調整,配合銀行對中小企的流動性支持,正形成良性循環。
事實上,工商舖註冊量在去年第三季見底後,註冊數字已在第四季開始回升,反映刺激措施陸續見效。展望未來,不少新盤仍在市場上放售,相信一手市場上「以價換量」的趨勢將會持續,而發展商亦會降低物業叫價以吸引買家流入一手物業市場。
美聯工商董事 陳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