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時事熱話
高才政策值得肯定,也需要繼續優化
時事熱話
編輯精選
2025.08.17
高才政策值得肯定,也需要繼續優化
alt not available
Editorial Team
追蹤
Bookmark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特區政府發佈高才通續簽的最新數字,身兼香港人才大融合促進組總召集人的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會長黃炳逢接受訪問時表示:根據最新統計數字,超過一半到期續簽的高才申請續簽,續簽獲批率高達94%,其中在過去一年達250萬元年薪的A類高才,申請續簽率及獲批率高達77%和96%。對比今年3-5月為止全港就業收入中位數的22,300元,這些高才的月入中位數約4萬元。香港最需要的創新科技高才佔獲批續簽比例的頭三位。在全球都拼命搶人才的大環境下,這個人才計劃成效顯著,值得肯定。

黃炳逢認為:特區政府成功在短期內引起各地人才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內地作為本港最接近、最大的人才來源地。大家在評估政策時,必須考慮全球大氣候及香港實際環境。觀乎香港在經歷了暴亂及新冠疫情後,加上全球政治經濟不明朗,政府必須以積極措施穩定局面,扭轉困境,採取果斷政策,其中“搶企業”和“搶人才”是缺一不可的雙效組合拳,不能讓企業等人才或人才等企業。香港吸引人才的政策必須考慮其開放程度、吸引力、包容性,要針對需要的人才種類及來源,所以啟動力度必須更大、更開放,才能吸引人才注意,採取更寬鬆的策略無可厚非,隨後因應具體情況再逐步調整。如果還是拘泥於政策的某些不確定因素而拖延,往往跟不上競爭的步伐。

人才落地有其各自的複雜考慮,要精準地分析、歸類及佈置非想像般容易,需要一定過程,加上面對各地都在搶人才的動態變化中,必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及時調整,不能紙上談兵。黃炳逢指出:過多要求緊迫的政策很快就能全面兼顧,達到所有指標並不現實。外地人才從產生興趣、加深了解、作出決定到正式落地,會有一定周期,香港要做的就是提供最大的空間及比其他地方更寬鬆的環境來吸引人才。只要想想香港並不能以真金白銀吸引人才落地,就知道必須以更開放寬鬆的政策及自身的獨特吸引力才能創造競爭優勢。不論那裏的人才政策都少不免有人會鑽空子、佔便宜,但不能因為這部分人而因噎廢食,影響真正想落地的人才,降低政策的整體效果,有些措施只能逐步優化、堵塞漏洞,特區政府也正在適時做出調整。

黃炳逢提醒:人才政策必須放在整體經濟發展的高度去看,除了社會勞動力的需要,還要與其他經濟發展因素互相結合,產生協同作用,包括各地人才的融合產生疊加效益,例如他們為香港帶來更廣人脈、更多市場信息、更大發展機會、更多專業技能等等。落地人才的家庭也為香港帶來額外人力資源及生員,他們在香港創業也增強經濟活力,並帶動本地就業。盡量讓更多的人才通過不同的途徑與香港產生各種經濟社會關係,才能把經濟機會最大化,是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重要本錢。

我們總不能要求人才只是留在香港,不到各地往來走動,帶進來引出去,黃炳逢說道。他們的流動也在為香港創造各種經濟價值。事實上,人才通過香港的流動增加,才能保持香港的經濟動能,如果只是採取保守保護的態度,只會讓香港墮入競爭力衰減的惡性循環。政府如何適時調整人才政策及採取更多創新的方式吸引、留住及融合人才,如何平衡本地及外地人才的競爭關係和資源分配優先序,當然也考驗著特區政府的智慧。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