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時事熱話本港時事
醫衞局控煙過辣 餐飲娛樂業籲局方勿只顧控煙犧牲經濟
時事熱話本港時事
2025.04.28
醫衞局控煙過辣 餐飲娛樂業籲局方勿只顧控煙犧牲經濟
alt not available
Editorial Team
追蹤
Bookmark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醫務衞生局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加強控煙,當中部分措施被外界認為「過辣」,如禁止售賣加味傳統煙及水煙、禁止管有電子煙等另類煙草產品等。香港持牌酒吧會所聯會會長梁立仁認為目前本港餐飲及零售市道疲弱,酒吧業界指倘局方再對加味傳統煙、水煙及另類煙草產品等收緊管制,將加劇北上消費、消費降級等趨勢威脅,並衍生大量無牌派對房間和私竇,且影響投資者信心,對餐飲業、娛樂業及旅遊業造成毀滅性打擊。他指控煙措施不宜過於激進,應靠近鄰近地區及主要旅客來源地的做法。梁立仁呼籲政府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如成立「夜經濟諮詢委員會」,共同制定兼顧公共衛生與經濟活力的政策。

alt not available

香港持牌酒吧會所聯會會長梁立仁。

雖然政府積極推動盛事吸引遊客,以提振本地消費,惟旅客人次仍然未回復到2019年水平。與此同時,港人離境消費意欲持續強勁,尤其是北上消費。根據入境處數字,復活節五日假期(17至21日),港人出境累計246.6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多18萬,而當中至少75%都是前往內地。梁立仁表示,目前本港飲食酒吧業界已推出減價潮「留客」,惟整體市道仍然非常淡靜,尤其是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酒吧業界生意較以往假期少約四成,同行已經捱得很吃力。

根據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今年二月的一項訪問本地酒吧顧客的調查顯示,若政府落實推行禁止加味煙或加味水煙,有八成(80%)受訪者稱會減少在本港酒吧消費, 部分或會考慮轉而北上到內地酒吧消費。香港持牌酒吧會所聯會梁立仁表示,疫情後很多國家地區政府都放鬆限制,務求提高旅遊吸引力,振興當地消費;至於香港,在積極「吸客」的同時,竟自相矛盾地推出削減本地吸引力的「趕客」措施,令業界大為不解。

中環酒吧投資者張先生表示,內地消費市場不止價格相宜,更是活力足新意多,亦沒有如香港般限制多多,搶去本地不少消費力,也導致許多投資者轉而投資內地,發展餐飲、娛樂、服務業;又預期嚴謹的控煙措施,將會令投資者對本地餐飲娛樂市場更卻步。梁立仁認為,若局方再對加味傳統煙、水煙、及另類煙草產品等收緊管制,將加劇北上消費、消費降級等趨勢威脅,且衍生大量無牌派對房間和私竇,影響投資者信心,對餐飲業、娛樂業及旅遊業將造成毀滅性打擊。疫情酒吧禁令及增加煙草稅的事例反映,若消費者無法循正當途徑享受娛樂,被迫轉投非法市場,黑市私煙、地下水煙酒吧將會如雨後春筍,禁之不絕,政府相關部門的執法成本亦會大大增加。

梁立仁說:「控煙係好,但要理解個世界對煙草產品係有需求。如果香港電子煙唔比,水煙唔比,連有味的傳統煙都唔比,諸多限制,無疑會令消費者意興闌珊,放棄在本地正牌酒吧消費娛樂,轉移到內地消費,甚至催旺無牌私竇、黑市私煙,希望局方控煙同時,都顧下其他嘢,唔好去得太狂太盡。」

對於醫務衞生局和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形容,香港禁止加味煙只是「追落後」一說,梁立仁反駁該說法是不正確。梁立仁指出,香港所有鄰近國家及地區,如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內地及台灣等,均全都沒有推行所謂禁止加味煙。許多歐盟國家是在另類吸煙產品(如電子煙、加熱煙)合法情況下,才會禁止加味傳統香煙。梁立仁強調,「同時禁止另類煙草產品和加味傳統香煙」絕非主流國際做法。梁立仁續指,香港早年已經禁了另類吸煙產品,而全球僅有五個地區同時禁止另類煙草產品和加味香煙,且皆是經濟社會發展較落後的國家。香港是國際旅遊城市,控煙措施應靠近鄰近地區及主要旅客來源地的做法,控煙「過辣」,禁令越來越多,只會摧毀香港的夜經濟行業,繼而傷及旅遊業,以致整體經濟。

香港持牌酒吧會所聯會強調支持醫務衞生局控煙工作,惟當中部分措施「過辣」,會令酒吧業遭毀滅性打擊,必須為業界發言,向政府進諫。聯會認為「控煙十招」可採取分階段、循序漸進的實施策略,有共識的、對社會整體有裨益,可以先行先試,至於對加味傳統煙、水煙、及另類煙草產品的禁令,必須深入研究經濟影響,審慎評估再考慮進行與否。聯會希望能夠與政府建立定期溝通機制,確保政策制定過程既科學又透明,例如成立「夜經濟諮詢委員會」,共同制定兼顧公共衛生與經濟活力的政策。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alt not available